通过机械加工重新加工轨头的运行表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694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机械加工对轨头(2)的运行表面(17)重新加工的装置(1),包括被沿着轨头(2)引导的框架(5),其中两个机械加工刀具支撑在轨头(2)的两侧上。两个机械加工刀具能够在相反方向上被旋转地驱动,且能够抵着在所述机械加工刀具的端面处的运行表面(17)放置。为了创造有利的机械加工条件,机械加工刀具被设计为端面铣刀(11),其旋转轴线(12)在公共平面(13)上延伸,且其切削区域横向于轨头(2)的纵向方向相互重叠,且两个端面铣刀(11)通过传动齿轮箱(10)连接到公共的旋转驱动器(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机械加工对轨头运行表面重新加工的装置,其具有沿着轨头引导的框架,两个机械加工刀具安装在轨头的两侧,该两个机械加工刀具是可驱动的以便沿相反方向旋转,并且能够正面靠近运行表面。
技术介绍
由于相对较高的轴向载荷和较高的行进速度,轨道通常被拉紧到轨道材料的屈服点,并因此受到磨损,这对轨头的运行表面的轮廓产生不利影响,使得为了轨道的维护,必须重新加工运行表面。为此,研磨组件是已知的(AT344772B),其具有至少两个杯形轮,所述至少两个杯形轮沿轨头的纵向方向连续布置,并且在轨头的相反侧上正面地接近运行表面,所述至少两个杯形轮具有与运行表面轮廓对应的研磨表面。在这样的研磨组件以及在其他研磨组件中(W02003/042458A2),其不利之处在于特别是在较高的前进速度下,必须想到轨头的大量加热,由此可能的机械加工速度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速度,因而提出了(DE32 22 208A1)使用铣削刀具,所述铣削刀具的以绕着切削头的圆周的多轴组的方式分布的刃重塑轨头轮廓。然而,铣削刀具的单个刃的切削曲线导致轨头的在轨纵向方向上的波形面,因为连续刃的切屑移除的増加的间隔,表面质量随着増加的前进速度而变差,所述切削曲线由这样的周边铣削产生并且在垂直于表面的纵向平面中弯曲。通过端面铣刀(US4583893A)避免了这些缺点,该端面铣刀被布置在轨头的ー侧并且使用了复杂的引导件,该引导件具有自由旋转安装的引导盘以及在相対的轨道侧上的多个引导辊。除了相对大的设计成本,大量功能性的缺点导致为了机械加工轨头的与端面铣刀相对的侧面,端面铣刀必须在轨道纵向方向上在相对较大的间隔中使用,这导致在某些条件下对轨头两侧的机械加工不均匀。类似的缺点导致另ー个已知装置(EP0148089A2)的情况,其中通过铣削头在纵向中心的两侧上对运行表面进行机械加工,铣削头设计为端面铣刀,但是必须在具有相应地倾斜的轴线的情况下使用,因为用于轨头的纵向侧的周边铣刀必须布置在该普通铣削头之前或者之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实施在开始所描述的类型的装置的目的,所述装置用于通过以能够确保在相对较高的加工速度下机械加工有益的运行表面而无需接受轨头的过剩热应力的方式进行机械加工来对轨头的运行表面重新加工。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所述的目的,因为机械加工刀具被设计为端面铣刀,其旋转轴线在公共平面中延伸,且其切削区域横向于轨头的纵向方向地相互重叠,且两个端面铣刀通过传动箱附接到公共的旋转驱动器。通过处于公共的平面中、安装在公共的框架中的端面铣刀的旋转轴线的布置,提供设计规范来通过传动箱将这些端面铣刀附接到公共的旋转驱动器,这样不仅减少了设计工作,而且还提供了经由公共的框架沿着待机械加工的轨道引导两个端面铣刀的可能性,所述待机械加工的轨道将以使得通过端面铣刀对两个轨头侧进行一致的机械加工可能的方式被加工,所述两个轨头侧相对于轨头彼此相反。为此目的需要两个端面铣刀在轨头的纵向方向上彼此具有最多有限的相互间隔,该有限的相互间隔由用于驱动端面铣刀的轴的传动箱的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确定。两个端面铣刀的旋转轴线不需要必须相互平行地延伸。在相应地倾斜接近端面铣刀的情况下,运行表面的更多的切除变得可能。如果两个端面铣刀在轨头的纵向方向上基本上没有相互偏移,则会产生最合适的机械加工条件。这能够被实现,这是因为端面铣刀具有径向附接部,该径向附接部绕着圆周分布并配备有铣削刀头,且该径向附接部以径向间隔接合在相应的相反的端面铣刀的交错偏移的附接部之间的间隙中。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端面铣刀的旋转轴线还可以处于垂直于轨头的纵向方向的公共平面中。由于重叠的端面铣刀,通过这些措施,利用沿着轨头引导的端面铣刀能够确保精确的运行表面的机械加工,该精确的运行表面的机械加工不会被在轨头的纵向方向上的刀具间隔削弱。相对于轨头彼此相反的端面铣刀的重叠切削区域通过径向附接部获得,所述径向附接部在圆周上分布并配备有铣削刀头,并且所述径向附接部相对于相反的端面铣刀的径向附接部交错偏移,使得如果端面铣刀被沿着相反方向同步驱动,则ー个端面铣刀的轴向附接部的铣削刀头在形成于相反的端面铣刀的附接部之间的间隙中接合。为了实现与运行表面的目标轮廓对应的轨头的铣削机械加工,端面铣刀的铣削刀头可具有适于运行表面的横截面曲线的成形刀刃。然而,与目标曲线精确对应的运行表面的这样的重新加工大体上是不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端面铣刀可以具有相互径向地偏移的至少两圈铣削刀头,所述铣削刀头具有线性刀刃,所述线性刀刃将运行表面的横截面曲线复制为导线(traverse)的形式,与目标轮廓的最大偏离能够受铣削刀头的圈数的影响。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示出为附图中的实例。在附图中:图1以示意侧视图的方式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轨道车辆上,用于通过机械加工而对轨头的运行表面重新加工,图2以放大的比例在示意性截面中显示了沿着轨头引导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两个机械加工刀具,该示意性截面垂直于轨头的纵向方向,图3以放大的比例在仰视图中详细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两个端面铣刀,图4显示了与端面铣刀的实施例变形的图3对应的视图,图5以放大的比例显示了与图4的线V-V对应的、穿过端面铣刀的截面,图6显示了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进ー步设计变形的两个端面铣刀的框架的仰视图,图7显示了沿着图6的线VI1-VII的截面,图8显不了与另外的设计变形的图6对应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可从图1中推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通过机械加工对铁路轨道的轨道3的轨头2重新加工的装置I布置在轨道车辆4上,装置I在轨道车辆4的帮助下沿着轨道3移动。装置I具有安装在轨道车辆4上的框架5,该安装框架5为在轨道车辆4上的提升驱动器6的帮助下可竖直地调整且经由在轨头2上的引导辊7支撑。这些引导辊7不仅相对于轨道3竖直地引导框架5,且还横向地引导框架5。根据图2,框架5接纳连接到旋转驱动器9的传动箱10,用以使得两个机械加工刀具能够以端面铣刀11的方式在相反方向上同步地驱动,所述框架5通过轴8连接到轨道车辆4以竖直移位,然而,这不是需要的。这些端面铣刀11的旋转轴线12位于垂直于轨头2的纵向方向的公共平面13中,如图3所示。该布置使得关于轨头2相対的两个端面铣刀11的切削区域重叠。这是可能的,因为端面铣刀11具有径向附接部15,所述径向附接部绕着圆周分布且设置有铣削刀头14,ー个端面铣刀11的附接部15相对于相反的端面铣刀11的附接部15交错偏移,使得如果两个端面铣刀11被沿相反方向驱动,则径向附接部15分别接合在相应的另一端面铣刀11的、在这些附接部15之间形成的间隙16中,且具有径向间隔以避免摩擦和因此引起的磨损的出现。由如图2显而易见的,铣削刀头14可具有适于轨头2的运行表面17的横截面曲线的成形刀刃18,使得运行表面17能够根据由铣削刀头14的成形刀刃19预先限定的目标轮廓重新加工。然而,这样精确的重新加工通常是不需要的。运行表面轮廓因此能够在预先限定的公差范围内从目标轮廓偏离。这允许利用端面铣刀11的更简单的设计条件,所述端面铣刀11具有多圈铣削刀头14,所述多圈铣削刀头14相互径向地偏移,所述铣削刀头具有线性刀刃19,如图4和5所示。通过铣削刀头14的这些线性刀刃19,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21 AT A74/20101.一种用于通过机械加工对轨头(2)的运行表面(17)重新加工的装置(I),所述装置(I)具有被沿着所述轨头(2)引导的框架(5),在所述框架(5)中,两个机械加工刀具安装在所述轨头(2)的两侧上,所述两个机械加工刀具是可驱动的以便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并且所述两个机械加工刀具能够正面地接近所述运行表面(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加工刀具被设计为端面铣刀(11),所述端面铣刀(11)的旋转轴线(12)在公共平面(13)中延伸且所述端面铣刀(11)的切削区域横向于所述轨头(2)的纵向方向相互重叠,并且两个端面铣刀(11)经由传动箱(10)连接到公共的旋转驱动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铣刀(11)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穆特·林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赫尔穆特·林格尔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