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流反应器(PFRs),该推流反应器具有用于使微藻在流体培养基中生长的循环跑道池。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推流反应器,所述推流反应器提供了生产具有高达60%的油含量的微藻的条件。本专利技术作为如下推流反应器是特别有用的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所述推流反应器依靠重力,以沿着推流反应器的跑道的长度移动流体培养基中的微藻。
技术介绍
微藻在液体环境中的生长率取决于几个完全不同的因素。其一,众所周知,微藻在其中生长的流体培养基(即,液体环境)必须循环以提供微藻的混合,并且使微藻对光暴露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二,每种藻类物种具有最佳的浓度以消耗流体培养基中的所有或者近乎所有的可用资源。在此重要的是由于微藻对可用资源的高消耗,所以限制了杂草藻类、细菌或捕食者可用的会降低藻的产量的生长时间。还有一个因素涉及循环微藻池的深度。实际上,池的深度已经被确定为是影响微藻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前,传统的想法认为提高循环池中的微藻的净产量只能通过增加池中流体培养基的深度来实现。然而,已确定的是情况并非如此。与以前的结论相反,大概为7.5至10厘米的深度的浅循环池比更深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0 US 12/784,3381.一种用于使流体培养基循环的跑道池,所述跑道池包括: 大致直的、细长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带有壁的第一端和带有壁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对置的侧壁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大致平坦的底板以为流体流建立大致矩形的横截面,并且所述底板具有从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向下游的结构梯度;以及 至少一个注射器装置,用于在选定的点处将流体培养基添加到所述池中,以在循环期间维持所述通道中的流体培养基的大致恒定的深度“d”,其中“d”小于所建立的最大深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其中所述通道是第一通道,并且所述池还包括: 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道是大致直的、细长的,并且所述第二通道具有带有壁的第一端和带有壁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对置的侧壁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大致平坦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的向下游的结构梯度; 转移部,所述转移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将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相连接;以及 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被定位成将流体培养基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提升到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用于使所述流体培养基循环通过所述池。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其中,所述通道具有宽度“W”,并且通过沿着所述通道的底板的多个台阶提供所述结构梯度,其中每个台阶分别形成有高度“h”并且与相邻的台阶以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L”的距离“s”分开。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池,其中,“w”大于100m,“h”大概是3cm,“s”大概是100m,“L”大概是2500m,并且“d”大概是7.5cm。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还包括多个涡流发生器,所述多个涡流发生器被安装在所述通道的底板上以在所述流体培养基中产生湍流。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其中,所述提升装置选自由传送带、斗式升降机、桨轮、密封式桨轮以及机电泵组成的组。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其中所述流体培养基包括微藻,并且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部分形成锥形,所述锥形具有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在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上的增加的宽度“W”,以建立所述微藻的对数生长阶段,。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池,其中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部分大致彼此平行以建立所述微藻的油累积阶段。9.一种用于使流体培养基循环的跑道池,所述跑道池包括: 第一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是大致直的、细长的,并且所述第一通道具有带有壁的第一端和带有壁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对置的侧壁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向下游的结构梯度; 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道是大致直的、细长的,并且所述第二通道具有带有壁的第一端和带有壁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对置的侧壁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到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A·哈茨勒贝克,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原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