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覆盖助听器内的开口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10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覆盖助听器(19)内的开口的膜(10),其中为制造该膜(10)而使用一种将纤维(8)电纺丝为非纺织结构的过程。电纺丝被匹配为满足对于助听器(19)内的膜(10)的不同要求,特别是在防水和防污特征和透声性方面的要求。膜(10)例如以覆盖件(9)的形式通过固定装置(12)固定在助听器(19)内的开口前,在该覆盖件(9)内通过保持架(11)保持所述膜(10)。膜(10)例如被透声地匹配,以用于覆盖助听器(19)的声音进入开口或声音发出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覆盖助听器内的开口的膜,一种助听器内的开口的覆盖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覆盖助听器内的开口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助听器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容易被水侵入以及污染。这种开口例如是麦克风开口、耳机开口、用于开关元件的开口或用于给电池通风的开口。已知了助听器的不同的结构类型,其中助听器的部分佩戴在耳后、耳内或耳道内。通过这些靠近身体的使用,助听器例如受到磨损或特别地在耳道内时受到也称为耳垢的耵聍的影响。如果湿气侵入到助听器内,则所述湿气可能导致腐蚀且因此导致故障和损坏。由于耵聍可能特别地阻塞麦克风和也称为接收器的听筒的声学开口。在助听器内侵入的耵聍也可能导致损坏。通过助听器的微型化,开口不断变小且可能因此已被相对低量的外部污染和耵聍阻塞。污染和耵聍在使用过程中堆积,使得开口的阻塞首先容易被使用者忽视。从欧洲专利EP0310866B1中已知了微孔膜,所述微孔膜安装为用于防护耵聍和湿气不影响助听器的声输出开口,其中膜例如由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也称为膨化PTFE(ePTFE)的膨化聚四氟乙烯以商标Gore-Tex 已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防止湿气和污染物侵入到助听器的开口内的保护。此技术问题分别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膜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解决。通过静电纺丝、短电纺丝(kurz Elektrospinnen)可制造带有由非纺织微米或纳米纤维制成的结构的防水和防污的膜。此膜用于覆盖助听器内的开口的使用提供了防止湿气和污物侵入到助听器内的保护。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中,膜也由聚乳酸——即Polyactide或在常用英语表达中称为“Polyactic acid”(PLA)——制成。此聚合物作为原料允许了简单地执行电纺丝。优选地,使用聚左旋乳酸,这在常用英语专业术语中也称为PLLA,即“poly (L-1actide) acid”。替代地,纤维由疏水的且疏油的含氟聚合物制造,且因此提供了防水或耵聍的特别好的保护。对于合适的含氟聚合物的示例是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PTFE),这也以商标Teflon⑧已知。通过电纺丝可制造平均直径从50nm至IOnm的纤维。具有直径从Ιμπι至3μπι的多纤维形式的微纤维可简单地制造,所述纤维是坚固的但允许制造提供防水和防污染的膜。其直径在200nm至500nm的纳米纤维特别地适合于带有很小的孔的很密的结构,所述结构特别地是防水且防污染的。特别地对于使用用于覆盖助听器的例如在听筒上的声音发出开口或在麦克风上的声音进入开口的声学接口的膜的使用,使用厚度小于50 μ m的尽可能薄的且因此透声的膜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不透水性随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可在20μπι至80μπι之间良好地考虑到不同的要求。根据助听器上的待覆盖的开口的类型,在2mm至IOmm之间的膜直径是优选的。与助听器分开的或可分开的带有上述膜的覆盖件允许在损坏的情况中简单地更换膜。此外,此覆盖件为助听器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为助听器模型装配不同的膜,或更换覆盖件的类型。为此建议,使得覆盖件除膜之外自身仍具有部分地包围膜的保持架和用于将覆盖件固定在助听器上的固定装置。带有由塑料制成的、其中浇注了膜的保持架的覆盖件可特别容易地制造。通过带有卡扣连接的固定装置,尽管助听器的尺寸小,但可在助听器上实现简单的固定。带有前述膜的实施形式的助听器被保护不使得水和污物侵入到其内。膜的制造方法基于本身已知的用于电纺丝的方法,其中由电纺丝制成的作为结果的非纺织的结构在助听器的开口上匹配成型。此形状可例如通过冲压或切割实现。在另外的方法步骤中,可将膜安装在可固定在助听器上的覆盖件的保持架内,或直接固定在助听器的开口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所述的特征、特点和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与如下的实施例的描述相结合而清楚地被理解,所述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解释。各图为:图1示出了用于以靶板对纤维进行电纺丝的设备,图2示出了用于以靶板对纤维进行电纺丝的设备,图3示出了由直径为2 μ m的PLLA微纤维制成的膜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膜的横截面图,图5示出了由直径为400nm的PLLA纳米纤维制成的膜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膜的横截面图,图7示出了带有膜和保持架的覆盖件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膜的横截面图,图9示出了带有根据图7和图8的膜覆盖件的助听器壳体,图10示出了多个膜的栅格状布置,图11示出了带有膜覆盖件的助听器,和图12示出了用于通过电纺丝制造用于助听器的膜的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对纤维进行电纺丝的设备的原理。在喷射器I内有熔融的或溶化的聚合物2,所述聚合物2通过套管3从注射器I压出。套管3在靶板4上定向。套管3以及靶板4是金属的。通过电压源5在套管3和靶板4之间产生电压,其中电压典型地处在5kV至35kV之间。套管3和祀板4之间的间距可例如为5cm至30cm。通过液体聚合物2的表面电压和靶板4对聚合物2的的静电吸引的相互作用,聚合物在套管3的尖端上形成了所谓的泰勒锥,从所述泰勒锥的尖端发出了首先仍为液体的细聚合物丝6。聚合物丝6在向着靶板4的路程上加速,且不断硬化,直至所述聚合物丝6最后在靶板4上积聚为固化的细纤维。由于从套管3的尖端至靶板4的电压降,聚合物丝6的运动加速,且在固化过程中具有不规则的涡旋形状。作为此过程的结果,在靶板4上形成了由细纤维的非纺织的结构形成的垫。此纤维可具有在50nm和10 μ m之间的直径。这取决于套管3和靶板4之间的间距、聚合物的类型、聚合物的液化形式和所施加的电压,等等。这些方法和这些制造参数和作为结果的丝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已知的。图2示出了用于进行电纺丝的其它设备,所述设备与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差异在于靶电极的类型不同。在图2中,作为靶板4的替代布置了金属的靶筒7,所述靶筒7围绕其纵向轴线旋转且可在纵向方向上移动。通过这种在制造过程期间的运动影响了纤维本身的特征和纤维结构。此运动参数可因此在将织物与要求相匹配时在迭代优化过程中被考虑。通过运动参数的匹配,纤维可特别地被赋予一定的定向。也可以的是,在滚子滚过一个方向之后,以改变的运动定向在该滚子上重复电纺丝的过程,以便将相互重叠的具有不同取向的纤维层布置成一个总体结构。图3至图6分别在俯视图中和横截面图中示出了作为电纺丝结果的纤维8的非纺织结构的两个实例。此纤维结构被这样地实现,使得它们满足用于覆盖助听器内的开口的膜的特定要求。这样的膜应是防水、防脂和/或防污染的。此外,必须机械上充分地耐磨且容易加工。此外,对于覆盖声开口的情况,膜必须是透声的。作为聚合物,例如合适的是PET、PLA、PLLA和含氟聚合物,如PTFE、ePTFE和PVDF。纤维8的平均直径可在400nm至2μπι之间,且布置为20 μ m至70 μ m之间的膜厚度。结构的密度例如为10%或更低,即聚合物体积等于膜总体积的10%或更低。随着密度的增加且随着膜厚度的增加,结构不透水性增加,但同时也更不透声。这例如意味着在要求方面必须将个别制造和材料参数进行权衡且综合地确定。在专业处理中,这通过系统地迭代的匹配过程实现。图3和图4在俯视图中和在横截面图中示出了带有由非纺织纤维8形成的结构,所述纤维8由平均直径为2 μ m且厚度为7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覆盖助听器(19)内的开口的膜(10),其中,膜(10)通过对纤维(8)的电纺丝制成为非纺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DE 102011085511.41.一种用于覆盖助听器(19)内的开口的膜(10),其中,膜(10)通过对纤维(8)的电纺丝制成为非纺织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10),其中,膜(10)由聚乳酸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10),其中,膜(10)由含氟聚合物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10),其中,所述膜(10)带有具有直径从200nm至500nm的纳米纤维形式的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10),其中,所述膜(10)带有具有直径从I μ m至3 μ m的微纤维形式的纤维(8)。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10),其中,所述膜(10)的膜厚度在20μ m至80 μ m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10),其中,所述膜(10)的膜厚度小于50 μ m0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10),其中,所述膜(10)的膜直径在2mm至IOmm之间。9.一种用于助听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PJ尼尔森C鲁道夫J索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