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489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34
一种马达,包含一基座、一转子及一定子。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具有一顶部;该转子的一转动轴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该转动轴具有一扣持槽;该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该定子设有至少一限位件,该限位件具有朝向该转动轴的一末端,且该限位件另具有朝向该轴管内装组件的一底部,该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作为一变形空间,藉此,在该转动轴组装时,该变形空间可供该限位件变形,使该末端更容易伸入至该转动轴的扣持槽,以防止该限位件损坏或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马达,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止转子脱出功能的马达。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为美国专利技术第5610462号《BRUSHLESS MOTOR(无刷马达)》专利案,该专利案揭示第一种具有防止转子脱出功能的现有马达8,该马达8具有一基座81,该基座81设有一轴管811,该轴管811内部设置如轴承82及密封垫83等构件,且该轴管811外部结合一定子84,其中该轴承82可供一叶轮85 (即为转子)的轴杆851结合,且该叶轮85另设有一凸出部852,该轴管811的顶端设置一套盖86,该套盖86具有延伸至该凸出部852位置的一延伸壁861 ;借此,在该马达8搬运过程中,或当该定子84驱动该叶轮85旋转作动时,该延伸壁861配合该凸出部852所提供的挡止作用,可达到防止该叶轮85脱出的功能。然而,该马达8未能利用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构件(如定子84的相关构件等),直接防止该叶轮85脱出;而必须额外于该轴管811的顶端另设置该套盖86,方能够达到防止该叶轮85脱出的功能;因此,除导致该马达8的构件数量繁多及结构复杂度增加外,在该马达8的组装作业时,亦容易相对增加组装步骤的繁琐及零件的脱落,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该现有马达8的叶轮85必须形成该凸出部852,造成该叶轮85的不易开模,必须制造结构复杂的模具,造成开模制造成本提高,且具有难以量产及品质控管不易等诸多问题。请参照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97121722号《马达》专利技术申请案,该专利技术申请案揭示第二种具有防止转子脱出功能的现有马达9,该马达9具有一壳座91,该壳座91设有一轴管911,该轴管911内部设置一轴承912,该轴承912可供一转子92的转动轴921结合,该转动轴921外周面设有一环槽922 ;又,该马达9另具有结合于该轴管911外部的一定子组93,该定子组93设有一绝缘套931,该绝缘套931的内周面形成数个限位件932,该限位件932抵压该轴承912且伸入该环槽922,以达到防止该转子92脱出的功能。相较于前述第一种现有马达8必须额外设置该套盖86,方能够达到防止该叶轮85脱出的功能;该第二种现有马达9直接利用其驱动该转子92旋转的必要构件,即该定子组93的绝缘套931形成该限位件932,而同样可达到防止该转子92脱出的功能,使现有马达9的整体构件组成相对更为精简。然而,该第二种现有马达9的限位件932直接抵压该轴承912,亦即该限位件932及该轴承912之间为无间隙的结构设计;当该现有马达9进行组装时,该转子92的转动轴921必须以迫入方式穿伸通过各该限位件932之间,方能够顺利与该轴承912结合;但是由于该限位件932及该轴承912之间无任何间隙,造成该转动轴921以迫入方式通过各该限位件932的过程中,该限位件932及该轴承912之间无法提供各该限位件932适当的变形空间,因此,该转动轴921在压迫各该限位件932伸入该环槽922时,容易导致各该限位件932损坏或断裂,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故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乃解决上述现有马达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是直接以其定子的绝缘套组形成限位件,用以达到防止转子脱出的功能,以有效精简马达结构复杂度。本专利技术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能够提供该限位件适当的变形空间,以有效防止该限位件于组装过程中受到过度压迫而损坏或断裂。根据本专利技术马达至少包含一基座、一转子及一定子。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具有一开口端及一封闭端,且该轴管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具有朝向该开口端的一顶部;该转子设有一转动轴,该转动轴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且该转动轴具有一扣持槽;该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该定子设有至少一限位件,该限位件具有朝向该转动轴的一末端,且该限位件另具有朝向该轴管内装组件的一底部,该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作为一变形空间,该变形空间用以供该限位件变形,使该末端伸入至该转动轴的扣持槽。所述限位件的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设置一弹性缓冲件。所述轴管内装组件至少具有一轴承,该轴承具有一穿孔,该转子的转动轴穿伸结合该穿孔,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为该轴承朝向该开口端的一端面。所述马达在该转动轴的径向上,该限位件的末端至该轴承的穿孔孔壁具有一径向距离,该径向距离小于或等于该间隙的轴向距离所述定子包含一绝缘套组、一硅钢片组及一线圈组,该绝缘套组结合该硅钢片组,该线圈组绕设于该绝缘套组,以构成该定子,且该限位件于相对该末端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绝缘套组。所述限位件与该绝缘套组的连接部位与该轴管的开口端之间形成一弹空间隙。所述轴管的外周壁形成一定位肩部,该定子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壁且定位于该定位肩部。所述转动轴的外周面形成一径缩部,该径缩部用以形成该扣持槽。所述限位件朝向该轮毂的一侧表面设置一集尘部。该集尘部可以为凹槽或粗糙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马达可借助能够直接以该定子的绝缘套组的限位件设计,用以达到防止该转子脱出的功能,以有效精简马达结构复杂度,且具有开模容易及方便量产等优点,进而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同时更可于该限位件的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形成间隙,作为该限位件的变形空间,借此,以达到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第一种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2:第二种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马达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专利技术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马达的绝缘套组的立体外观图。图6:本专利技术马达的局部组装示意图(一)。图7:本专利技术马达的局部组装示意图(二)。图8:本专利技术马达的限位件设有集尘部时的局部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专利技术〕1基座11基板12轴管 121封闭端122开口端 13轴管内装组件13a顶部 131轴承132耐磨片 14定位肩部 2转子21轮毂22转动轴 221扣持槽3定子31绝缘套组32硅钢片组 33线 圈组34限位件 341末端342底部 343集尘部 D径向距离 G弹空间隙d 间隙〔现有技术〕8马达81基座 811轴管82轴承83密封垫 84定子 85叶轮851轴杆852凸出部 86套盖 861延伸壁 9马达91壳座911轴管 912轴承 92转子921转动轴 922环槽 93定子组 931绝缘套932限位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4所示,本专利技术马达至少包含一基座1、一转子2及一定子3。该基座I可作为散热风扇的框体结构或其他适当的用途;该转子2可旋转地结合该基座I ;该定子3用以驱动该转子2旋转作动。该基座I具有一基板11,该基板11中央设置一轴管12,该轴管12朝向该基板11的一端为一封闭端121,另一端则形成一开口端122 ;又,该轴管12内部可供置入一轴管内装组件13,该轴管内装组件13具有一顶部13a,该顶部13a为该轴管内装组件13最接近该轴管12的开口端122的一端面,且该轴管内装组件13为各种能够装设于该轴管12且提供不同功能的相关构件,例如:耐磨片、轴承、油封或防尘片等(其相关功能为熟悉该项技术者可以理解,在此容不赘述),其中该轴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特征包含: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具有一个开口端及一个封闭端,且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具有朝向该开口端的一个顶部;一个转子,设有一个转动轴,该转动轴能旋转地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且该转动轴具有一个扣持槽;及一个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该定子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具有朝向该转动轴的一个末端,且该限位件另具有朝向该轴管内装组件的一个底部,该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作为变形空间,该变形空间供该限位件变形使该末端伸入至该转动轴的扣持槽。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1 TW 1001398021.一种马达,其特征包含: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具有一个开口端及一个封闭端,且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具有朝向该开口端的一个顶部; 一个转子,设有一个转动轴,该转动轴能旋转地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且该转动轴具有一个扣持槽;及 一个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该定子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具有朝向该转动轴的一个末端,且该限位件另具有朝向该轴管内装组件的一个底部,该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作为变形空间,该变形空间供该限位件变形使该末端伸入至该转动轴的扣持槽。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至少具有一个轴承,该轴承具有一个穿孔,该转子的转动轴穿伸结合该穿孔,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为该轴承朝向该开口端的一个端面。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该转动轴的径向上,该限位件的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