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超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结构而非构成它们的材料,因此,为设计和合成超材料,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2000年,加州大学的Smith等人指出周期性排列的金属线和开环共振器(SRR)的复合结构可以实现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同时为负的双负材料,也称左手材料。之后他们又通过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制作金属线和SRR复合结构实现了二维的双负材料。超材料的基本结构由介质基板以及阵列在介质基板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组成,目前制备超材料微结构的技术主要有:传统的湿法蚀刻工艺和喷墨打印导电油墨的工艺。湿法蚀刻工艺:即通过曝光、显影、腐蚀等工艺过程,在覆铜基板上制备出线路或超材料的导电微结构。但这种工艺有以下缺点: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设备昂贵,前期投入大;铜的利用效率低,过程中有大量的废液产生,生产过程耗能高。喷墨打印工艺:即直接通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材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一定量的铜粉、金粉、银粉或铝粉颗粒加入到紫外光固化胶中均匀混合,获得紫外光固化导电胶;b、采用刮膜技术在基材上形成一层紫外光固化导电胶薄膜;c、紫外激光根据预制图形在步骤b中的基材上进行扫描,使基材上的紫外光固化导电胶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材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定量的铜粉、金粉、银粉或铝粉颗粒加入到紫外光固化胶中均匀混合,获得紫外光固化导电胶; b、采用刮膜技术在基材上形成一层紫外光固化导电胶薄膜; C、紫外激光根据预制图形在步骤b中的基材上进行扫描,使基材上的紫外光固化导电胶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还包括:d、洗掉基材上没有被固化的紫外光固化导电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材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进一步包括:e、将固化有图形的基材在温度为100-200°C的环境中烧结,得到所需超材料的微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粉、金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赵治亚,金曦,杨学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