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38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组件。使电容器主体(12)以横向放置的方式收纳于下支架(32)并由上支架(34)进行按压,设置了从将电容器主体(12)的引线(21)在轴方向上引出之后朝向布线基板(300)折弯、然后焊接于布线基板(300)的脚部(24)。并且,形成有:在下支架(32)具有向外侧伸出并设为固定状态的支承部(102)的第1夹持部(36)、和在上支架(34)具有向外侧伸出并在一对的发生弹性变形的臂(202)之间被悬架的桥架部(204)的第2夹持部(38)。第1、第2夹持部(36、38)朝向电容器主体(12)侧施力,将引线(21)的脚部(24)的一部分夹持在轴方向上。通过该构成,能够防止由于振动所引起的引线在焊接部的破损,故能够提高耐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电容器安装于布线基板的电容器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考虑化境、提高燃料利用率,市面上正在出售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这种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若发动机驱动则断续地消耗大电流,因而蓄电池的电压会暂时性下降。其结果,向汽车音响或车载导航、车辆控制系统的电子控制部等其他负载供给的电压也会下降,因而存在其动作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针对这些情况,作为在暂时性的蓄电池的电压降低时用于向负载供给充分电力的辅助电源,公知一种使用 了电容器的电容器组件。图11是表示以往的电容器组件的支架的夹持的上方立体图。以往的电容器组件利用下支架501和上支架502将多个电容器503夹持在上下方向上。利用下支架501的收纳部来保持电容器503的机体部,利用上支架502的收纳部的压接部将该电容器503的机体部从上方向下方按压。电容器503的引线504从下支架501和上支架502的侧面引出后被折弯,引线504的端部被焊接于布线基板505上。另外,作为与本申请专利技术相关联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专利文献I所示的内容。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3009号公报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容器,具有电容器主体、和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一端引出的引线;下支架,具有第1夹持部;上支架,具有第2夹持部;和布线基板,在基板面固定有所述下支架,在由所述下支架以及所述上支架所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所述电容器主体,所述引线具有朝向所述基板面折弯的脚部,所述引线的脚部的端部与所述布线基板连接,所述第2夹持部以使所述引线的脚部朝向所述电容器主体侧的方式施力,由所述第1夹持部以及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电容器的轴方向上夹持所述引线的所述脚部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JP 2011-2368891.一种电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容器,具有电容器主体、和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一端引出的引线; 下支架,具有第I夹持部; 上支架,具有第2夹持部;和 布线基板,在基板面固定有所述下支架, 在由所述下支架以及所述上支架所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所述电容器主体, 所述引线具有朝向所述基板面折弯的脚部, 所述引线的脚部的端部与所述布线基板连接, 所述第2夹持部以使所述弓I线的脚部朝向所述电容器主体侧的方式施力, 由所述第I夹持部以及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电容器的轴方向上夹持所述引线的所述脚部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夹持部具有向所述空间的外侧伸出的支承部, 所述第2夹持部具有:向所述空间的外侧伸出的至少一对的发生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一树二宫彻井上健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