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控制网络
,具体地指一种。
技术介绍
三维数字地球风靡全球,如Google Earth,深受广大工程人员及GIS开发人员的喜爱。但其地图内的地形不能修改,无法在其上进行道路路基、桥梁、隧道设计及大型建筑物、场地施工的设计。很显然,基础地形数据是广泛共享给所有用户的通用数据,公共三维GIS平台不能提供地形修改的功能除了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外,更重要是的需要保护公有共享基础数据不能因为个性化需要而得到破坏,还有一点,既便是建立本地私有数据,也不能在精度上通过地形数据调整实现精细化地形调整表达。一种可以考虑的地形重构途径是,通过将一定区域内的地形屏蔽掉,形成一个地形孔,并使得孔外的地形无缝地与孔边界缝合,而可以在孔内部叠置同样与孔边界完全缝合的独立工程模型,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基础地形数据的情形,高精度的实现地形的重构,而且可以保持工程模型的独立性。设计或叠置表达工程模型是不存在技术问题的,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强大的Google Earth,还是专门面向全球工程表达的Skyline Globe,都没有发布地形重构等类似的地形应用,关键的难题就是如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球层次地形模型开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给定的需要开孔的区域即重构多边形区域,判断所有已加载的地形块中每个地形块是否与重构多边形区域存在交集,若不存在交集则不进行处理,若存在交集则进入步骤2;步骤2:将步骤1中判断出来与重构多边形区域有交集的地形块的模型顶点再次逐一进行判中操作即判断上述模型顶点是否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对每个地形块设置一个标志数组记载该地形块的模型顶点是不是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如果地形块的某个模型顶点处于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则将该模型顶点标志设置为True,否则设置为False;步骤3:依据步骤2得到的模型顶点是不是在重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球层次地形模型开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给定的需要开孔的区域即重构多边形区域,判断所有已加载的地形块中每个地形块是否与重构多边形区域存在交集,若不存在交集则不进行处理,若存在交集则进入步骤2 ; 步骤2:将步骤I中判断出来与重构多边形区域有交集的地形块的模型顶点再次逐一进行判中操作即判断上述模型顶点是否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对每个地形块设置一个标志数组记载该地形块的模型顶点是不是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如果地形块的某个模型顶点处于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则将该模型顶点标志设置为True,否则设置为False ; 步骤3:依据步骤2得到的模型顶点是不是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的标志数组,对地形块的每一个三角形子地形块进行判断:只要三角形子地形块有一个模型顶点的标志为True,则从地形块的索引数组中删除对应的三角形索引值,也就是相当于从地形块中剔除了该三角形子地形块; 对所有三角形子地形块处理后,将得到的地形块索引数组重新构建三角形索引缓冲区,这样可以得到一个被粗略屏蔽的带孔地形块; 步骤4:为上述粗略屏蔽的带孔地形块分配一个顶点数组用于记载外围边界顶点数据,并提取外围边界线顶点; 步骤5:对上述步骤中所有提取的外围边界顶点,逐一将其投射到给定多边形的对应的边线上,用投射点的位置来置换上述外围边界线顶点的位置,这样相当于将这些边界线上的顶点隐含地挪到 开孔区域边线上;此多边形通常与重构多边形区域一致,但允许其与重构多边形区域不一致以得到更丰富的重构应用需求; 步骤6:将上述所有包括外围边界点在内的模型顶点的数据重新写回到顶点缓冲区,以便地形模型能够将重构后的模型显示出来,屏蔽重构多边形区域内的顶点及模型,即完成全球层次网格地形模型开孔的建模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球层次地形模型开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外围边界线顶点的提取步骤需要对每一个删除的三角形子地形块的三个顶点分别进行判断; 如果三角形子地形块的三个顶点中有一个顶点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对另外两个顶点加入到边界顶点数组中; 如果三角形子地形块的三个顶点中有两个顶点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对另外一个顶点加入到边界顶点数组中; 如果三角形子地形块的三个顶点均在重构多边形区域内,则不加入边界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元利,邓振林,喻文球,黄仁波,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