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电子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电子系统中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本专利技术可用于车载电子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如普通轿车、救护车、警车、移动通讯车等车载电子系统中的仪器仪表、通讯电台、控制计算机等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在车载电子系统中,通常采用蓄电池作为计算机设备的供电电源,同时该蓄电池与底盘发动机中的充电机连接,一方面可以为蓄电池充电,另一方面蓄电池在为计算机设备的供电的同时可以作为发动机的启动电源。但现有车载电子系统中的该电源供电方式有以下两点不足: 1、由于发动机的启动电流较大,蓄电池在瞬间提供大电流输出的情况下,输出电压被拉低并低于计算机设备内的电源转换模块允许的最低输入电压,发动机启动后蓄电池输出电压恢复正常,该情况会使计算机设备掉电重启,易造成未存盘数据丢失、电子器件或精密器件受电压冲击损坏等情况。2、在采用发动机中的充电机为蓄电池充电的工作方式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况变化引起的加速、减速、刹车等情况易造成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产生尖峰、浪涌、波动等情况,会对在汽车行进间需上电工作的计算机设备造成较大冲击,严重时会损坏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载电子系统中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控制芯片U1(10)的VCC管脚分别与电阻R9(25)的一端、电阻R5(21)的一端、电阻R3(19)的一端、电容C1(13)的一端、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控制芯片U1(10)的SNS管脚分别与电阻R9(25)的一端、场效应管Q1(11)的漏极连接;控制芯片U1(10)的GATE管脚分别与电阻R7(24)的一端、电阻R8(23)的一端、二极管D1(12)的正极连接;控制芯片U1(10)的OUT管脚分别与场效应管Q1(11)的源极、电阻R1(17)的一端、电容C2(14)的正极连接;控制芯片U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电子系统中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 控制芯片Ul (10)的VCC管脚分别与电阻R9 (25)的一端、电阻R5 (21)的一端、电阻R3 (19)的一端、电容Cl (13)的一端、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SNS管脚分别与电阻R9 (25)的一端、场效应管Ql (11)的漏极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GATE管脚分别与电阻R7 (24)的一端、电阻R8 (23)的一端、二极管Dl (12)的正极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OUT管脚分别与场效应管Ql (11)的源极、电阻Rl (17)的一端、电容C2 (14)的正极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FB管脚分别与电阻Rl (17)的一端、电阻R2 (18)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TMR管脚分别与电容C3 (15)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GND管脚与输入电源的地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IN+管脚分别与电阻R4 (20)的一端、电阻R6 (22)的一端、电阻R3 (19)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l (10)的AOUT管脚分别与电阻R6 (22)的一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毅,张振禹,雷凌毅,李永成,曾刊,雷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