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190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显影单元,以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及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上方,以相对于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包括发光单元,其中当第二本体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发光单元在显影单元正上方,并且当第二本体处于打开位置时,显影单元暴露到成像设备外侧。用户能够将该成像设备放置在桌面上,这提高了使用该设备的方便性。另外,可以对主要希望少量打印和复印的用户提供特定的成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本申请是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于2008年4月16日申请的名称为“成像设备”、申请号为200810092626.4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尤其涉及可在桌面上使用的紧凑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成像设备的尺寸由可用纸张的尺寸决定。此外,用于在办公室中使用的成像设备设计使得可以使用大容量纸张盒、网络打印功能和各种尺寸的纸张。结果,增大了成像设备的尺寸。另一方面,由于在家中使用的成像设备比办公室使用的成像设备使用的频率低,所以这种成像设备为紧凑和低噪音而设计,而不是高速和强大的功能。附图1说明了作为成像设备的例子的传统多功能外围设备(MFP)。该传统MFP包括扫描单元和打印单元。参照附图1,该MFP包括打印单元安装在其中的第一本体10,和扫描单元安装在其中的第二本体20。该第一本体10构造使得,如果需要,可以提供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或喷墨型成像设备。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设置在其中的附图1的第一本体10包括纸盒11、拾取单元12、进给单元13、显影单元14、转印单元15、定影单元16、排放单元17和发光单元18。设置在第一本体10之上的第二本体20是扫描单元,并包括:文件放置在其上的板21;电荷耦合器件(CCD)模块22,该电荷耦合器件模块安装在板21的底表面上,以便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以及设计成覆盖板21的板盖23。然而,该传统MFP发展未考虑到最小化的需要。结果,传统MFP的尺寸太大,而无法适合在桌面上。因此,该MFP需要单独空间,导致用户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提供适合于桌面使用的紧凑成像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显影单元,以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及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之上,以相对于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包括发光单元,其中当第二本体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发光单元在显影单元正上方,并且当第二本体处于打开位置时,显影单元暴露于成像设备外侧。该第二本体可以包括扫描单元,并且该第一本体的高度大约是第二本体的高度的两倍至三倍。该第一本体可以具有小于125毫米的高度,并且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以具有小于165毫米的组合高度。该第一本体可以具有110毫米至125毫米的高度,并且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以具有160毫米至170毫米的组合高度。该第一本体的重量可以大于第二本体的重量。该第一本体的重量可以至少是第二本体的重量的1.5倍至2.5倍。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打开角度可以是大约40°至80°的角度。该第一本体包括进给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定影单元和排放单元。由进给单元拾取的打印介质在进给方向只改变一次之后可以被打印和排出。该进给单元滑动以打开的方向可以与打印介质被排放单元排出的方向相同。该第二本体包括扫描文件的扫描单元。该扫描单元包括:文件放置在其上的板;扫描模块,设置在该板下方,以在板上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该扫描模块设置在板下方;及板盖,该板盖通过铰链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本体上,以便通过围绕所述铰链运动而覆盖所述板。该扫描模块的初始位置位于与铰接点相对的一侧上,该第二本体在该铰接点处通过铰链连接到板盖上。该第一本体可以包括凹槽,打印介质支承构件适合于在该凹槽中滑动,并且形成在打印介质排放到其中的部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显影单元、以及堆叠打印介质并在第一方向上将该打印介质朝显影单元进给的进给单元;和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上方,以相对于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具有和第一本体相同的宽度并包括扫描文件的扫描单元和发光单元,其中当第二本体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发光单元在显影单元正上方,而当第二本体处于打开位置时,显影单元暴露到成像设备的外侧,该进给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滑动打开,并且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之后,该打印介质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本体排出。第一本体可以具有110毫米至125毫米的高度,并且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以具有160毫米至170毫米的组合高度。第一本体的重量可以大于第二本体的重量。该第一本体的重量可以是第二本体的重量的至少1.5倍至2.5倍。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打开角度可以是大约40°至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显影单元、以及堆叠打印介质并在第一方向上将该打印介质朝显影单元进给的进给单元;及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上方,以相对于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包括扫描文件的扫描单元,其中该进给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滑动打开,并且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之后,该打印介质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本体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堆叠打印介质的进给单元;输送由进给单元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辊;将图像转印到由输送辊输送的打印介质上的转印部分;及对由转印部分转印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分,其中从输送辊到转印部分的路径和/或从转印部分到定影部分的路径使打印介质能够相对于打印介质路径在基本相反方向上弯曲,该打印介质在输送辊中反转。该打印介质路径在输送辊附近基本上反转。该定影部分设置在转印部分和输送辊的上部之间的间隙中。该输送辊的上部设置在转印部分和定影部分之上。该成像设备可以还包括将输送通过定影部分的打印介质进行排放的排放单元。该排放单元设置在与打印介质从转印部分到定影部分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光敏介质可以面对转印部分中的转印单元,并且加热装置可以面对定影部分中的加压装置。如果光敏介质设置在转印单元上方,则光敏介质的刚度可以大于转印单元的刚度,并且如果光敏介质设置在转印单元下方,则光敏介质的刚度可以小于转印单元的刚度。如果加热装置设置在加压装置上方,则加热装置的刚度可以大于加压装置的刚度,并且如果加热装置设置在加压装置下方,则加热装置的刚度可以小于加压装置的刚度。该排放单元包括对输送通过定影部分的打印介质进行堆叠的打印介质支承构件。该成像设备可以还包括打印介质支承构件适合于在其中滑动的凹槽。该成像设备可以还包括当安装打印介质支承构件时打开该凹槽并且当打印介质支承构件拆下时关闭该凹槽的装置。该成像设备可以还包括设置在该装置附近的弹性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堆叠打印介质的进给单元;输送由进给单元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辊;将图像转印到由输送辊输送的打印介质上的转印部分;及对由转印部分转印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分,其中该输送辊的上部设置在转印部分和定影部分上方。该定影部分可以设置在转印部分之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或优点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一部分将从该描述中理解到,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习得。附图说明从实施例的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确并且更加容易认识,其中:附图1是传统多功能外围设备(MFC)的示意图;附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附图3是附图2中所示成像设备的正视图;附图4是附图2中所示成像设备的侧视图;附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成像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显影单元,及堆叠打印介质并在第一方向上将该打印介质朝显影单元进给的进给单元;及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之上,以相对于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包括扫描文件的扫描单元,其中该进给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滑动打开,并且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之后,该打印介质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本体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4.16 KR 37140/07;2007.09.13 KR 93284/07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显影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中并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表面突出的定影单元,及堆叠打印介质并在第一方向上将该打印介质朝显影单元进给的进给单元;及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之上,以相对于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包括扫描文件的扫描单元、发光单元以及面对所述定影单元的容纳凹槽,其中该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下部的除了所述容纳凹槽之外的其余开放空间中,其中该进给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滑动打开,并且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之后,该打印介质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本体排出,并且其中当第二本体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发光单元在显影单元正上方,而当第二本体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显影单元暴露于成像设备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该第一本体的宽度等于第二本体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该扫描单元在第二方向上从初始位置移动,以扫描文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打开位置对应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40°至80°的角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由所述进给单元进给的打印介质在排放之前只改变一次方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该打印介质在第二方向上进入显影单元。7.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堆叠打印介质的进给单元;输送由进给单元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辊;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显影单元;将图像转印到由输送辊输送的打印介质上的转印部分;及对由转印部分转印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分,其中所述定影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中并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表面突出,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之上,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该第二本体包括扫描文件的扫描单元、发光单元以及面对所述定影部分的容纳凹槽,其中该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下部的除了所述容纳凹槽之外的其余开放空间中,其中从输送辊到定影部分的路径使打印介质能够相对于打印介质在进给单元中的传输路径在基本相反的方向上弯曲,该打印介质在输送辊处反转,并且其中当第二本体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河许吉宰金永民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