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调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资源的开采会导致地表有不同程度的沉陷,进而对地表对象(建筑物、铁路、管道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坏。特别对管道下采煤,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井下留设保护煤柱和地表管道改线:留设保护煤柱与铁路下采煤相似,虽能很好的保护管道,但以浪费大量的煤炭资源为代价;管道改线需要重新埋设管道,使管道的成本大大提高。目前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不多,有专家提出的抬管技术在采空区的应用是采用起吊装置进行调整管道,但这种技术只能粗略的作业,操作工艺繁琐且操作人员较多,非常不适用各种沉陷地表条件下的实施,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简捷的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主要采用了光面、可调的构思,从而减少了操作的手动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包括开挖管沟、用于支撑管道的光面垫板和用于支撑光面垫板的可调基座,光面垫板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管沟(1)、用于支撑管道的光面垫板(2)和用于支撑光面垫板(2)的可调基座(3),光面垫板(2)安放在可调基座(3)顶部,光面垫板(2)和可调基座(3)均位于开挖管沟(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管沟(I)、用于支撑管道的光面垫板(2 )和用于支撑光面垫板(2 )的可调基座(3 ),光面垫板(2 )安放在可调基座(3 )顶部,光面垫板(2 )和可调基座(3 )均位于开挖管沟(I)内。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浅埋输气管道抗采动变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光面垫板(2)的第一千斤顶(6)和用于支撑光面垫板(2)的第二千斤顶(7),第一千斤顶(6)和第二千斤顶(7)分别位于可调基座(3)的两侧,并且第一千斤顶(6)和第二千斤顶(7)均位于开挖管沟(I)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埋输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华阳,廖孟光,阎跃观,王继林,任丽艳,王梦,李培现,冉飞鹏,郭俊廷,彭新广,景胜强,邹彪,邹定辉,梁斌,孙兴凯,刘爱军,岳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