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85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滚针轴承、轴套、垫圈、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胀套、调整垫和端盖组成;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蜗杆凸台的下端面,轴套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滚针轴承、垫圈、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处于轴套内,并通过胀套固定,轴套与端盖固定连接,端盖通过调整垫与外部机壳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卸掉端盖上面的紧固螺钉取下端盖,然后取出调整垫,使用磨削的方式将调整垫磨薄,再将调整垫装回原先位置,装上端盖同时拧紧紧固螺钉,由于调整垫变薄,导致整个装置轴向位置上升,带动蜗杆沿轴向位置上升,在不改变蜗轮与蜗杆的中心距的前提下,消除了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蜗轮蜗杆
,具体为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机构是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常用机构。由于其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噪音小等优点,常被用于传动比大、传动功率不大或间歇工作的场合。由于蜗轮蜗杆在长期的正反转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磨损,一旦磨损后间隙出现,将严重影响蜗轮蜗杆传动的效率与精度。目前常用的蜗轮蜗杆的消隙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蜗轮副以蜗杆做径向移动来调整啮合间隙,从而改变传动副的中心距来达到蜗轮蜗杆的消隙方法。但是从啮合原理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因为改变中心距会引起齿面接触情况变差,甚至加剧磨损,不利于保持蜗轮副的精度。第二种是将正转和反转分开,分别使用两个蜗杆来实现,如果磨损出现间隙,通过分别调整两个蜗杆的轴向位置来消隙。但将正转和反转分别使用两个螺杆,对于加工精度等要求过高。第三种是使用双联蜗轮蜗杆,即变齿厚蜗轮蜗杆,通过调整双联蜗轮蜗杆的轴向移动来达到消隙的作用。因此需要针对双联蜗轮蜗杆研制一种间隙补偿的装置,并且在蜗轮蜗杆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出现间隙时,能够对其多次进行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消除蜗轮蜗杆的间隙,本专利技术设计了 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通过对蜗杆进行轴向调整,在不改变中心距的前提下,消隙效果明显。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滚针轴承、轴套、垫圈、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胀套、调整垫和端盖组成;所述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蜗杆凸台的下端面、下端紧靠滚针轴承与轴套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所述滚针轴承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垫圈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的内圆面;所述轴套中心通孔为阶梯型通孔,轴套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的上端面,采用内侧紧固螺钉将轴套与端盖固定连接,轴套中心通孔侧壁面紧靠滚针轴承、垫圈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外圆面,轴套外侧紧靠外部机壳,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紧靠垫圈的上端面;所述垫圈为圆环状,垫圈上端紧靠滚针轴承以及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下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外侧紧靠轴套的内圆面;所述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垫圈的下端面、下端紧靠胀套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内圆面;所述胀套为圆环状,胀套上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内侧紧贴蜗杆的外圆面,胀套端面固定有紧固螺钉;所述调整垫为圆环状,调整垫上端紧靠外部机壳内侧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上端面、内侧紧靠端盖凸台外圆面;所述端盖为圆型钢板,端盖上端紧靠轴套下端面以及调整垫的下端面、夕卜侧紧靠外部机壳内侧圆面,采用外侧紧固螺钉将端盖、调整垫与外部机壳固定连接。有益效果蜗轮蜗杆在长期的正反转过程中产生磨损情况后,蜗轮与蜗杆之间会产生间隙。而应用本专利技术,卸掉端盖上面的紧固螺钉取下端盖,然后取出调整垫,使用磨削的方式将调整垫磨薄,再将调整垫装回原先位置,装上端盖同时拧紧紧固螺钉,由于调整垫变薄,导致整个装置轴向位置上升,带动蜗杆沿轴向位置上升,在不改变蜗轮与蜗杆的中心距的前提下,消除了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间隙。附图说明图1为蜗轮蜗杆消隙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蜗轮蜗杆消隙机构的剖视图;图中:1、蜗杆;2、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3、滚针轴承;4、轴套;5、垫圈;6、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胀套;8、胀套用紧固螺钉;9、内侧紧固螺钉;10、外侧紧固螺钉;11、调整垫;12、端盖;13、机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中的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滚针轴承3、轴套4、垫圈5、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胀套7、调整垫11和端盖12组成。所述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上端紧靠蜗杆I凸台的下端面,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下端紧靠滚针轴承3与轴套4的上端面、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内侧紧靠蜗杆I外圆面,通过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承载蜗杆I的轴向力,并同时限定下端滚针轴承3与轴套4的轴向位置。所述滚针轴承3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的下端面,滚针轴承3下端紧靠垫圈5的上端面,滚针轴承3内侧紧贴蜗杆I外圆面,滚针轴承3外侧紧贴轴套4的内圆面;通过此轴承承受蜗杆I的径向力,在保证蜗杆I能够自由转动的同时,限定蜗杆I的径向位置。所述轴套4中心通孔为阶梯型通孔,轴套4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的下端面,轴套4下端紧靠端盖12的上端面,采用内侧紧固螺钉9将轴套4与端盖12固定连接,轴套中心通孔侧壁面紧靠滚针轴承3、垫圈5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的外圆面,轴套4外侧紧靠外部机壳13,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紧靠垫圈5的上端面;通过轴套4的上端面限定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的轴向位置,通过轴套4中心通孔台阶面限定垫圈5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的轴向位置,并同时通过轴套4内圆面限定滚针轴承3、垫圈5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的径向位置。所述垫圈5为圆环状,垫圈5上端紧靠滚针轴承3以及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垫圈5下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的上端面,垫圈5内侧紧靠蜗杆I外圆面,垫圈5外侧紧靠轴套4的内圆面;通过垫圈5的上端面限定滚针轴承3以及轴套4的轴向位置,通过垫圈5的下端面限定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的轴向位置。所述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上端紧靠垫圈5的下端面,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下端紧靠胀套7的上端面,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内侧紧贴蜗杆I外圆面,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外侧紧贴轴套4内圆面;通过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承受蜗杆I的轴向力,同时限定垫圈5的轴向位置。所述胀套7为圆环状,胀套上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的下端面,胀套7内侧紧贴蜗杆I的外圆面,胀套端面固定有紧固螺钉8 ;通过紧固螺钉8固定整个蜗杆I的轴向位置。所述调整垫11为圆环状,调整垫上端紧靠外部机壳13内侧下端面,调整垫下端紧靠端盖12上端面,调整垫内侧紧靠端盖凸台外圆面;通过调整垫限定整个消隙装置及蜗杆I的轴向位置。所述端盖12为圆型钢板,端盖上端紧靠轴套4下端面以及调整垫11的下端面,端盖外侧紧靠外部机壳13内侧圆面,采用外侧紧固螺钉10将端盖、调整垫与外部机壳固定连接,固定整个消隙装置的轴向位置。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当蜗轮蜗杆在长期的正反转过程中产生磨损情况并产生间隙后,卸掉端盖12上面的内侧紧固螺钉9与外侧紧固螺钉10取下端盖12,然后取出调整垫11,使用磨削的方式将调整垫11磨薄,再将调整垫11装回原先位置,装上端盖12同时拧紧内侧紧固螺钉9与外侧紧固螺钉10,由于调整垫11变薄,导致整个装置轴向位置上升,带动蜗杆I沿轴向位置上升,在不改变蜗轮与蜗杆的中心距的前提下,消除了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滚针轴承、轴套、垫圈、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胀套、调整垫和端盖组成;所述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蜗杆凸台的下端面、下端紧靠滚针轴承与轴套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所述滚针轴承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垫圈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的内圆面;所述轴套中心通孔为阶梯型通孔,轴套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的上端面,采用内侧紧固螺钉将轴套与端盖固定连接,轴套中心通孔侧壁面紧靠滚针轴承、垫圈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外圆面,轴套外侧紧靠外部机壳,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紧靠垫圈的上端面;所述垫圈为圆环状,垫圈上端紧靠滚针轴承以及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下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外侧紧靠轴套的内圆面;所述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垫圈的下端面、下端紧靠胀套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内圆面;所述胀套为圆环状,胀套上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内侧紧贴蜗杆的外圆面,胀套端面固定有紧固螺钉;所述调整垫为圆环状,调整垫上端紧靠外部机壳内侧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上端面、内侧紧靠端盖凸台外圆面;所述端盖为圆型钢板,端盖上端紧靠轴套下端面以及调整垫的下端面、外侧紧靠外部机壳内侧圆面,采用外侧紧固螺钉将端盖、调整垫与外部机壳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滚针轴承、轴套、垫圈、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胀套、调整垫和端盖组成;所述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蜗杆凸台的下端面、下端紧靠滚针轴承与轴套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所述滚针轴承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垫圈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的内圆面;所述轴套中心通孔为阶梯型通孔,轴套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的上端面,采用内侧紧固螺钉将轴套与端盖固定连接,轴套中心通孔侧壁面紧靠滚针轴承、垫圈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外圆面,轴套外侧紧靠外部机壳,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紧靠垫圈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耀耀赵盼俞涛李志山辛红敏赵鹏兵宁立群王怀亮董宏亮孙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