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707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主要于机台设有可驱动工作台作动的传动机构,设有动力源驱动一体成形有左、右牙段的蜗杆,而该蜗杆与工作台的齿条呈平行向设置,以当该蜗杆分别带动两蜗轮转动,而其一蜗轮经由一中间轮来转向传动,藉此以可带动工作台平移;另外,于蜗杆左、右牙段之间设有背隙消除装置,该背隙消除装置经由一动力单元驱动活塞而产生动力及预压调整,藉以推动蜗杆轴向位移消除背隙;由此,藉以蜗杆左、右牙段传动蜗轮可相互抵消推力、平均负担扭力,达到大扭力的传达,及以背隙消除装置达到准确传动及定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针对工作台的传动机构的齿隙间,除具有大扭力的传动效果之外,还达到背隙消除效果的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一般在机械操作中最常见到的是传动机构的运用,而传动机构的使用范围为最广泛,同时所运用的技术也有诸多方法,举如日本特开平7-148632号,其分别于机台内设有两平行而设的蜗杆,两蜗杆分别对应传动两蜗轮,而该两蜗轮再对应传动上方的工作台,然而,上述结构因蜗杆为两平行设置,使其在传动时无法相互抵消推力,因此,传动轴向推力大。另外,该日本案中所揭露的另一实施例技术,为于机台内设有内蜗杆,而于内蜗杆外部再对应套接一外蜗杆,藉由两同心的内、外蜗杆对应传动两蜗轮,而该两蜗轮再对应传动上方的工作台,然而,该内、外蜗杆虽为同轴心的传动,但其因为套设组合,机构较复杂, 同时,两蜗杆的制作成本高,且亦需手动调整准确对应组装才能与蜗轮啮合传动;另外,对应套接的内、外蜗杆并无法具有轴向位移控制的设计(无法具有调整控制背隙功能),即该内、外蜗杆的组装在基本上并无具背隙状态,但若需要调整背隙状态的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于机台设有呈固定状态的齿条,藉以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机构而带动工作台位移,其中:该传动机构设有一动力源驱动具有左、右牙段的蜗杆,而该蜗杆的左、右牙段间具有能位移调整蜗轮的背隙消除装置,让该蜗杆的左、右牙段分别带动第一、第二蜗轮,而该第一蜗轮的中心轴上设有传动轮,该传动轮对应与一用以转向的中间轮啮合传动,再将动力传输至一第一从动轮,且经由该第一从动轮中心轴所设的传动轮与该工作台的齿条啮合;而该第二蜗轮的中心轴上设有传动轮,而该传动轮对应与第二从动轮啮合传输动力,且经由该第二从动轮中心轴所设的传动轮与该工作台的齿条啮合,以让所述第一、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祥林忠龙
申请(专利权)人:发得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