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坚专利>正文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439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39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一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其作用主体的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一)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二)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又包括柱型机和板型机两种机型)、(三)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三种类型的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利用物质体积的无偿改变,从而获取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向自然界永恒获取获取无偿能量的机器。
技术介绍
世界上现有的能源,大多数都需要通过消耗大量的物力资源才能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没有直接消耗,却能直接输出能量的新型机器。而我们根据这种机器其作用主体的差异,又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二)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又包括柱型机和板型机两种机型)、(三)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下面请让我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机器其各自的
技术实现思路
。( 一 )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本专利技术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流体仓:是用坚实的热的良导体做成的流体容器,用来装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用来在环境温度改变时,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其自身体积的作用。3、活塞:起根据流体仓中流体的体积的变化,而作前后运动的作用。4、活塞的做功舌:它与活塞连为一体,活塞可以通过它来带动发电机的齿轮转动,从而将它自身所携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5、动能获取管道:(动能获取管道可以有多条,但在本说明书附图中我们只画了一条来介绍它的作用)它与流体仓相连,是活塞的运动区域,活塞通过它将流体中的势能转化为动能。6、齿轮发电机:用来接收做功舌上的动能并将它转化为电能。7、导线:用来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电器使用。8、用电器:用来利用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来为人类服务。9、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它能让动能获取管道里的空气自由流通。10、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它能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此机件仅供大型号的机器或数机联用的情况下使用,小型号机可无此机件)。11、流体入口:本机流体仓中的流体物质由此口注入。12、流体入口的盖子:它采用螺栓式封盖方法,所以当盖子封严后不能用向外的压力来打开它。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首先我们旋开流体仓的流体入口的盖子,然后将活塞推至动能获取管道的合适部位(不能太过向内,以防环境温度过冷时活塞被吸入流体仓内)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注入流体仓,当流体仓被注满后,即可把盖子盖严,这时便可以解除对活塞的限制。这样一台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就可以开始工作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本专利技术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仓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就会推动活塞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而当流体仓内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用电器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由导线输送给用电器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图中:1、流体仓2、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3、活塞4、活塞的做功舌5、动能获取管道6、齿轮发电机7、导线8、用电器9、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 10、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11、流体入口 12、流体入口的盖子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能获取管道(5)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由流体入口(11)处注入流体仓(I)中,当流体仓(I)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盖子(12)盖严,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专利技术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仓(I)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I)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I)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积膨胀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⑷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而当流体仓(I)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I)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特别说明1、可将本专利技术置于阳光充足、潮汐往返之地,或是热能发电厂和金属冶炼厂等等热能富裕之地,并采用分错供热法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所谓分错供热法是指用一个热源分错着为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机器供热,给这台机器供热时就让另外的机器自行冷却或有措施冷却,这样做就能让所有的机器同时进行工作),同时这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那些分散的无序的失控的热能作有效的利用。2、如果是气体机的话其活塞面积要做大一点,同时可能还要考虑到热胀冷缩率相同会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其解决的方法有二:a、灌入与空气的热胀冷缩率不同的气体b、将本专利技术的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连接到一个恒温环境中去(例如隧道中)。3、利用等臂杠杆原理,在一个等臂杠杆或数个等臂杠杆(此时程风车形状)的两端,各挂一个重量相等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用一个很小的力来使两台很重的机器上下移动很远的距离,而如果在这个距离里面有两个温差较大的小环境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因此而通过本专利技术来获取两个可观的能量。例如我们用蒸汽机工作之后所排出的热蒸汽去吹动一个挂满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气体机)的风车(这个风车本身也可以是一台风力发电机)由于这个风车是由数个等臂杠杆组成的,而每个等臂杠杆的两端所挂的机器的重量也一样,所以我们并不要用很大的力就能吹动它,而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利用那种本来已成废物的蒸汽为我们做三件有用的事:a、用它做动力,来吹动风力发电机即大风车使它发电b、用它做热源,给挂在风车上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加热,从而使其流体仓中的气体迅速膨胀,最终推动活塞做功C、也是用它做动力,将被加热后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吹到高处进行冷却,以此来获得能量。4、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让几台机器同时相互配合着使用,从而使自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动作都显得完整而连贯。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物形态中,其机件的布设位置及其大小比例和数目的多少都可随实施的方便与经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流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如果我们将这个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现象转化成动能获取管道中活塞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的工作原理,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将计划用来做功的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流体仓)。B、为这个密闭的容器(即流体仓)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以此来将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转化成为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专利技术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这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图1为例)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能获取管道(5)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由流体入口(11)处注入流体仓(1)中,当流体仓(1)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盖子(12)盖严,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专利技术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1)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积膨胀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1)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流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如果我们将这个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现象转化成动能获取管道中活塞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将计划用来做功的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流体仓)。B、为这个密闭的容器(即流体仓)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以此来将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转化成为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这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图1为例)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能获取管道(5)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⑵由流体入口(11)处注入流体仓⑴中,当流体仓(I)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盖子(12)盖严,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I)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I)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I)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积膨胀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⑶使用;而当流体仓⑴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I)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2.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 律我们知道:当固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我们在这个固体物质的终端(一般是取其长度终端)加上一个能量传递机件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现象转化成为能量受递机件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柱型机)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为计划用来做功的固体物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固体物质为固体物质聚能柱)连接上一个能量传递机件,这个能量传递机件能够将固体物质(即固体物质聚能柱)的体积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势能传递给能量受递机件。B、用能量受递机件将能量传递机件传递过来的势能转化成其自身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图2为例)在图2中:首先我们将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柱(I)固定在一堵支撑墙(2)上,并用一个支架(3)将它支起,再把它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4)穿入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6)里面,然后将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7)固定住,同时再将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与做功齿轮(9)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柱(I)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柱(I)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它就会推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后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柱(I)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缩短,而当它的长度缩短时它就会拉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前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活,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另外发明人在说明书中还为人们介绍了:对于固体物质聚能 柱的直径变化我们也能通过在其柱体上绕上做功索的方式来获取能量这样一种关键技术。3.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固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我们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在一起,那么随着这块由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而成的合成板材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就会出现一种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这块合成板材就会向着热胀较小或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这样一来运动现象便出现了,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板型机)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可以随自身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弯曲运动的特殊的合成材料(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特殊的合成材料为固体物质聚能板)。B、给这块特殊的合成材料(即固体物质聚能板)连接上能量传递机件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能量受递机件来收获到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图3为例)在图3中:首先我们用支点(2)架起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板(I),使它的两个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做以支点(2)为圆心的圆弧形运动,然后再将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与做功齿轮(4)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板(I)便会随着自身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板(I)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增力口,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I)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I)就会向着热胀较小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活,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板(I)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减少,而当它的长度减少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I)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I)就会向着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4.自然界中水是一种具有非常特殊的做功能力的物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水在被电解时它一方面能将电能转化成为化学能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守恒,而另一方面它在被电解后出现了一种同等质量的物质体积增大的现象,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通过采用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将计划用来电解用的水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中,并给这个密闭容器(即电解水器的电解室)开辟一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水被电解后质量不变而体积增大这种现象使密闭的容器(即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中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向前运动,而我们便可因此而获得能量。其次是由水电解而来的氢气和氧气在其被点燃之后能以动能、光能和热能的方式向外释放能量,但是当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结束后,降温这种必然的趋势却会使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即水蒸气的体积缩小,而这样一来我们又能通过采用这样的一种技术手段即让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所生成的水蒸气居于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氢氧化合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氢氧化合器中的低压条件来诱导大气压为我们推动活塞和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运动,从而使我们因此而获得能量。最后是水在被加热后,一方面是它的体积会增大。本发明针对这个现象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用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压力水箱)将本发明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的热源(即说明书中所说的氢氧化合器)带水一起包裹起来,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即压力水箱)开辟一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当氢氧化合器变热之后就能将自身的热能传递给它周围的水,这样一来这个水的体积就会增大并最终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对外做功;另一方面是它虽然体积增大了,但质量却不会变,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热水要比冷水的密度小,而这样一来当热水和冷水混合在一起时热水就会因为受到冷水的浮力作用而向上升起,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本发明针对这个运动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用一个连通器为这种水的运动创造一个循环的回路,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在这个连通器的水道中放置一台或数台水力发电机就能把这个水流运动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就是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坚
申请(专利权)人:杜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