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沿空留巷卧底后产生大量矸石提供存放空间的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沿空留巷技术是指在上区段推进的同时,在运输顺槽或回风顺槽旁筑砌充填带(矸石、混凝土或高水材料)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巷旁支护以维护巷道为下一区段的服务,这样做可以少掘一条巷道,该巷道可以得到两次利用,它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沿空留巷是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改善巷道维护,减少巷道掘进量,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和改善矿井技术经济效果的一项先进的地下开采技术。推行沿空留巷,不仅对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缓和采掘关系和延长矿井寿命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是使煤炭企业改善安全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增产、增盈减亏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沿空留巷存在着留巷内底鼓量大的问题,随着工作面往前推进,巷道需要经受两次采动影响,矿压显现强烈,巷道维护难度大,留巷内巷道断面损失甚至超过60%,底鼓占顶底板移近量的80%以上,处于半封闭状态,造成通风、行人因难,为保证留巷正常使用,必须进行卧底处理。由于现有的留巷中没有卧底处理后产生矸石的存放空间,出矸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留巷断面小,机械设备难以适应,多重生产系统非常复杂,辅助运输工作量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使用效果好的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回风平巷采 空区侧固定充填模板,在充填模板内间隔距离b布置倾角α为(Γ45°的薄壁钢筒,薄壁钢筒方向与沿空留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回风平巷采空区(6)侧固定充填模板,在充填模板内间隔距离b布置倾角α为0~45°的薄壁钢筒(5),薄壁钢筒(5)方向与沿空留巷方向垂直,薄壁钢筒(5)靠沿空留巷侧高位,靠采空区低位,所述间隔距离b为5~50m;b.通过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入充填模板中,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留有从沿空留巷通向采空区空腔通道的充填墙体(4);c.随着采煤工作面(3)向前推进,布置下一区段充填墙体的充填模板,并进行混凝土充填,每间隔5~50m布置一个薄壁钢筒(5),周而复始,完成整个采煤工作面(3)沿空留巷充填墙体(4)的充填,形成留有多个空腔通道的充填墙体(4),在所有空腔通道入口处安装开闭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回风平巷采空区(6)侧固定充填模板,在充填模板内间隔距离b布置倾角α为(Γ45°的薄壁钢筒(5),薄壁钢筒(5)方向与沿空留巷方向垂直,薄壁钢筒(5)靠沿空留巷侦搞位,靠采空区低位,所述间隔距离b为5 50m ; b.通过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入充填模板中,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留有从沿空留巷通向采空区空腔通道的充填墙体(4); c.随着采煤工作面(3)向前推进,布置下一区段充填墙体的充填模板,并进行混凝土充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农,郑西贵,花锦波,阚甲广,张磊,曹栩,冯晓巍,张天池,洪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