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158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行走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行走装置安装在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有至少两组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一套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配合多套可独立自稳的模板组,可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实现多套模板组的循环流水化作业,从而避免错台和因搭接挤压破坏混凝土现象,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高速铁路隧道、高速公路隧道绝大部分采用铁道部或交通部的标准设计图,采取统一的隧道结构形式和相同的半径,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J1149-2011)明确规定“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VI级围岩不得大于70m”,因此快速施工二衬和混凝土等强时间存在一个矛盾,混凝土强度不足不允许拆模,也就无法进入下一组施工。二次衬砌混凝土往往错台严重,由于新旧混凝土收缩情况不一致,因此很难避免错台现象。由于混凝土的搭接挤压,使搭接部分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存在掉块隐患,危及运营安全,如果掉落在高速行走的高速列车或汽车上,将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目前已有的方案是在采取一套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配套相应的模板系统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行走支撑系统与模板系统相互不可分割;这种系统的缺陷是:1、等强时间长,影响下一组衬砌施工;2、混凝土施工采取搭接,易产生错台和掉块现象;3、无法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行走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有至少两组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每套模板组能够通过支撑丝杠组和液压驱动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模板组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展开和收缩、并由平台框架携带行进,模板组在展开后能够与平台框架分离、独立稳定支撑在隧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行走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有至少两组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每套模板组能够通过支撑丝杠组和液压驱动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模板组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展开和收缩、并由平台框架携带行进,模板组在展开后能够与平台框架分离、独立稳定支撑在隧道内。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是轮式轨道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设有两排车轮在沿隧道掘进方向铺设的轨道上行进。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经行星摆针式减速器调速、通过链条带动车轮转动;在行走装置中设有刹车装置。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包括顶模、边模、角边模,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是具有弧形外表面的金属结构件,所述顶模与边模通过销轴方式连接,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所述边模与角边模通过销轴方式连接,角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在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两端部设有肋板,两组模板组之间设有定位销。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包括一块顶模、两块边模、两块角边模;所述顶模位于两块边模之上,顶模两端分别与一块边模的一端连接,每块边模的另一端与一块所述角边模的一端连接,边模位于角边模之上;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四只升降油缸、四只伸缩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垂直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顶端,升降油缸的缸臂推动顶模在垂直方向移动;所述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忠亮严少发边鹏飞张伯阳潘文祥崔守远吴元平刘渊渊王连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三明建翔科技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