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662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其包括针梁、框架、上模、侧模、下模、针梁支撑缸、电动驱动轮以及激光照准器;其中,所述框架通过上固定缸以及下固定缸定位于针梁上;所述上模搁置于框架的顶部;所述侧模通过若干侧模手动支撑安装至框架上;所述下模通过下模液压缸连接至框架上;所述针梁支撑缸设置于针梁底部,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电动驱动轮设置于框架上,其能在针梁上滑移;所述激光照准器固定于针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结构牢固,就位快速,搭接准确且施工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全圆一次衬砌的台车有针梁式和穿行式两种形式,该等台车均配有液压、自行等操作系统。针梁式台车的施工速度快,就位准确方便,同时台车自身刚度大,支撑固定简便,对防水和钢筋的施工及质量控制影响小,但由于针梁的长度较长,有时在小半径曲线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后使用。穿行式模板台车由于立模、就位时间较长,因此衬砌速度低于针梁式台车,穿行式模板台车由于自身刚度较小,台车的支撑体系对钢筋和防水的施工及质量控制影响较大。穿行式模板台车穿行架轨道固定在台车底模上,在小半径曲线中使用也存在相当的困难,同时模板与上组已浇注混凝土的搭接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就位快速且搭接准确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其包括针梁、框架、上模、侧模、下模、针梁支撑缸、电动驱动轮以及激光照准器;其中,所述框架通过上固定缸以及下固定缸定位于针梁上;所述上模搁置于框架的顶部;所述侧模通过若干侧模手动支撑安装至框架上;所述下模通过下模液压缸连接至框架上;所述针梁支撑缸设置于针梁底部,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电动驱动轮设置于框架上,其能在针梁上滑移;所述激光照准器固定于针梁上。本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针梁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电动驱动轮的动力操作系统。本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针梁和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楔块。本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还可设置为:所述电动驱动轮包括上电动驱动轮以及下电动驱动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结构牢固,就位快速,搭接准确且施工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另一视角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其用于隧道衬砌施工,其由针梁1、框架2、上模3、侧模4、下模5、针梁支撑缸6、电动驱动轮7以及激光照准器8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框架2通过上固定缸21以及下固定缸22定位于针梁I上,从而实现上下定位。于所述针梁I和框架2之间设置有若干楔块10,从而实现左右定位。所述上模3搁置于框架2的顶部。所述侧模4通过若干侧模手动支撑41安装至框架2上。所述下模5通过下模液压缸51连接至框架2上。所述针梁支撑缸I设置于针梁2底部,其支撑于地面9上。所述电动驱动轮7设置于框架2上,其能在针梁I上滑移。于所述针梁I内安装有用于控制该电动驱动轮7的动力操作系统71。所述电动驱动轮7包括上电动驱动轮以及下电动驱动轮,分别在框架2和针梁I移位时使用。所述激光照准器8固定于针梁I上,其在隧道中心和针梁中心对准的过程中使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梁、框架、上模、侧模、下模、针梁支撑缸、电动驱动轮以及激光照准器;其中,所述框架通过上固定缸以及下固定缸定位于针梁上;所述上模搁置于框架的顶部;所述侧模通过若干侧模手动支撑安装至框架上;所述下模通过下模液压缸连接至框架上;所述针梁支撑缸设置于针梁底部,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电动驱动轮设置于框架上,其能在针梁上滑移;所述激光照准器固定于针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圆式模板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梁、框架、上模、侧模、下模、针梁支撑缸、电动驱动轮以及激光照准器;其中,所述框架通过上固定缸以及下固定缸定位于针梁上;所述上模搁置于框架的顶部;所述侧模通过若干侧模手动支撑安装至框架上;所述下模通过下模液压缸连接至框架上;所述针梁支撑缸设置于针梁底部,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电动驱动轮设置于框架上,其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明胡嵩卢冬亮赵晨阳孟庆龙张润钊王永华吕建国杨东宝刘海峰韩天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