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纱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836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49
一种空纱管输送装置,属于细纱机落纱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第一、二轴,第一轴高于第二轴,第一轴两端安装两个第一同步带轮,第二轴两端安装两个第二同步带轮,第一、二轴前、后端的第一、二同步带轮上分别安装第一、二同步带,第一、二轴上方设有若干槽管,各槽管上表面设有长孔,下表面设有开口槽,第一、二同步带上表面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连接若干均匀排列的L形推板,各推板外端垂直穿过各槽管的开口槽,各槽管左端固定于旋转气缸,工作时,第一、二同步带逆时针方向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可使多个空纱管同时输送到细纱机锭杆上,使后续工作可以对多根空纱管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落纱设备,具体涉及ー种空纱管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环锭细纱机纺纱工作中的人工劳动逐渐被智能落纱机替代。其中涉及ー项将空纱管从一定高度有序地插到细纱机锭杆上的工作。如何使空纱管井然有序地排列输送成为其中一项基础工作。现有的空纱管输送结构为与空纱管箱底部通孔连通的旋转形槽道,空纱管从空纱管箱的通孔漏出后,经弧形槽道排出,最终插置在细纱机锭杆上。该输送结构由于只能ー个ー个输出,因此后续工作也只能一个ー个弄,因此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纱管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实行主动水平同步输送,快速将空纱管由水平方向变为垂直方向,一次操作可以使多个空纱管同时输送到多个细纱机锭杆上,使后续工作可以对输出的若干根空纱管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空纱管输送装置,其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安装有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ニ轴,所述第一、ニ轴垂直于底座的前、后面,所述第一轴所在高度大于第二轴所在高度,所述第一轴位于第二轴的右方,所述第一轴或第二轴与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底座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纱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垂直安装有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二轴(2,3),所述第一、二轴(2,3)垂直于底座(1)的前、后面,所述第一轴(2)所在高度大于第二轴(3)所在高度,所述第一轴(2)位于第二轴(3)的右方,所述第一轴(2)或第二轴(3)与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底座(1)与第一、二轴(2,3)之间分别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轴(2)的前、后端分别安装第一同步带轮(5),所述第二轴(3)的前、后端分别安装第二同步带轮(6),所述第一、二轴(2,3)前端的第一、二同步带轮(5,6)和位于第一、二轴(2,3)后端的第、二同步带轮(5,6)上分别安装第一、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纱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上垂直安装有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ニ轴(2,3),所述第一、ニ轴(2,3)垂直于底座(I)的前、后面,所述第一轴(2)所在高度大于第二轴(3)所在高度,所述第一轴(2)位于第二轴(3)的右方,所述第一轴(2)或第二轴(3)与动カ设备连接,所述底座(I)与第一、ニ轴(2,3)之间分别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轴(2)的前、后端分别安装第一同步带轮(5),所述第二轴(3)的前、后端分别安装第二同步带轮出),所述第一、ニ轴(2,3)前端的第一、ニ同步带轮(5,6)和位于第一、ニ轴(2,3)后端的第、ニ同步带轮(5,6)上分別安装第一、ニ同步带(7,8),所述第一、ニ轴(2,3)的上方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槽管(9),各所述槽管(9)均与第一、ニ同步带(7,8)的上表面平行,且与第一、ニ轴(2,3)垂直,各所述槽管(9)的上表面分别设有长孔(10),所述长孔(10)的长度方向沿轴线方向,所述槽管(9)的下表面设有贯通槽管(9)左、右端的开ロ槽(11),所述开ロ槽(11)的宽度小于空纱管(12)的管径,所述第一同步带(7)和第二同步带(8)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4),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稳根储昭永章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