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二氧化钛涂层的不锈钢电解电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24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二氧化钛涂层的不锈钢电解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将不锈钢材料按照所需电解电极的形状成型后,对表面进行打磨、清洁除油、钝化处理和纯水清洁;(b)对材料进行电镀镍;(c)将电镀后的材料表面进行纯水清洁后自然晾干;(d)将化学纯氟钛酸铵溶液和分析纯硼酸溶液混合、过滤,制得混合溶液;(e)将第三步制得的材料浸泡于第四步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对混合溶液进行水浴加热后取出自然晾干;(f)将上步制得的材料使用氮气保护电阻炉进行加热,然后自然冷却即可制得二氧化钛涂层的不锈钢电解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极的制造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所知的,电解过程中腐蚀性的溶液和气体会对电极产生严重的腐蚀,而金属钛由于在表层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钛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所以电解设备中的电极都使用纯钛棒;但是金属钛的价格高昂,并且电阻率高,而电解过程中电流非常大,这就导致钛电极自身发热非常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二氧化钛涂层的不锈钢电解电极,包括步骤: (a)将不锈钢材料按照所需电解电极的形状成型后,对表面进行打磨、清洁除油、钝化处理和纯水清洁; (b)对材料进行电镀镍,镀层厚度不超过25微米; (c)将电镀后的材料表面进行纯水清洁后自然晾干; (d)将化学纯氟钛酸铵溶液和分析纯硼酸溶液混合、过滤,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氟钛酸铵浓度为0.1-0.4mol/L,硼酸浓度为0.1-0.5mol/L ; (e)将第三步制得的材料浸泡于第四步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对混合溶液进行水浴加热,温度维持在30至60摄氏度,浸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二氧化钛涂层的不锈钢电解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不锈钢材料按照所需电解电极的形状成型后,对表面进行打磨、清洁除油、钝化处理和纯水清洁;(b)对材料进行电镀镍,镀层厚度不超过25微米;(c)将电镀后的材料表面进行纯水清洁后自然晾干;(d)将化学纯氟钛酸铵溶液和分析纯硼酸溶液混合、过滤,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氟钛酸铵浓度为0.1?0.4mol/L,硼酸浓度为0.1?0.5mol/L;(e)将第三步制得的材料浸泡于第四步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对混合溶液进行水浴加热,温度维持在30至60摄氏度,浸泡30制45小时后取出自然晾干;(f)将上步制得的材料使用氮气保护电阻炉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二氧化钛涂层的不锈钢电解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将不锈钢材料按照所需电解电极的形状成型后,对表面进行打磨、清洁除油、钝化处理和纯水清洁; (b)对材料进行电镀镍,镀层厚度不超过25微米; (c)将电镀后的材料表面进行纯水清洁后自然晾干; (d)将化学纯氟钛酸铵 溶液和分析纯硼酸溶液混合、过滤,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氟钛酸铵浓度为0.1-0.4mol/L,硼酸浓度为0.1-0.5mol/L ; (e)将第三步制得的材料浸泡于第四步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对混合溶液进行水浴加热,温度维持在30至60摄氏度,浸泡30制45小时后取出自然晾干; Cf)将上步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包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区化工节能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