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两种dsRNA及其组合在控制蚜虫危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麦蚜(尤其是麦长管蚜)是危害中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据统计,中国每年小麦蚜虫危害面积可高达0.17亿公顷,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62%,造成减产15% — 30%,严重时可高达50%。近 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使蚜虫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显著增强,其危害日趋严重。目前,蚜虫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但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对人畜有害,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培育抗蚜虫小麦和蔬菜品种是防止蚜虫危害的最有效途径,但由于现有种质资源中缺乏有效的抗蚜基因,抗性机制尚不明确,常规育种难以奏效。挖掘和利用新型抗蚜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小麦抗蚜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已成为农作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热点之一,通过寄主植物表达相应昆虫特异基因的dsRNA,昆虫取食植物后沉默其相应的基因从而达到控制害虫危害的目的。RNAi现象其作用过程是双链RNA(dsRNA)进入生物体内,被Dicer酶切割成2123nt的siRNA,siRNA与RNA诱导沉默复合物结合,与互补序 ...
【技术保护点】
dsRNA,为如下1)、2)或3):1)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补序列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2)由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补序列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3)由如下两条双链RNA组成:1)所示的双链RNA和2)所示的双链RNA。
【技术特征摘要】
1.sRNA,为如下 1),2)或 3): O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补序列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 ; 2)由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补序列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 3)由如下两条双链RNA组成:I)所示的双链RNA和2)所示的双链RN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3)所示的dsRNA中,I)所示的双链RNA和2)所示的双链RNA的质量比为1:1。3.权利要求1中1)、2)或3)所示的dsRNA的编码基因; 1)所示的dsRNA的编码基因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核苷酸; 2)所示的dsRNA的编码基因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核苷酸; 3)所示的dsRNA的编码基因具体为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组成的组合物。4.权利要求1或2所述dsRNA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基因的下述任一种应用: 1)在防治蚜虫中的应用或制备在防治蚜虫产品中的应用; 2)在促进蚜虫死亡中的应用或在制备促进蚜虫死亡产品中的应用; 3)在抑制Φ牙虫生长中的应用或制备在抑制Φ牙虫生长广品中的应用; 4)在抑制蚜虫体内生长发育相关基因23028和/或唾液分泌蛋白基因coo2的表达中的应用或制备在抑制蚜虫体内生长发育相关基因23028和/或唾液分泌蛋白基因coo2的表达产品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dsRNA导入蚜虫,实现防治蚜虫、促进蚜虫死亡、抑制蚜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兰琴,张珉,李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