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59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的合成方法。涉及利用油酸和十八烯为溶剂,在氮气的气氛下,将氯化铈和稀土氯化物混合,在120-160?°C保温并搅拌一段时间,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氟化铵的甲醇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后在氮气的气氛下加热以排除甲醇,然后在氮气的气氛下升温至250-320?°C,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不仅具有较好的均匀分散性,而且具有较优良的下转换和上转换发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合成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的方法,尤其是涉及ー种合成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由于具有高光化学稳定性、窄发射线宽、长荧光寿命、高发光效率、几乎无毒性和可调谐荧光发射波长等综合优势,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已经在绿色照明光源、纳米光电子器件、平板显示、生物标记等领域有广阔的用途。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材料和新合成方法的出现,人们对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近年来,大量文献报导了稀土掺杂氧化物、磷酸盐、钒酸盐和氟化物等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光谱性能研究,特别是氟化物作为ー类具有较低声子能量,较稳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发光基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稀土掺杂氟化铈钠(NaCeF4)纳米材料由于合成手段的局限性,目前研究的较少。值得注意的是,Ce3+离子可以作为敏化离子来吸收紫外光子并通过能量传递进而激活其他稀土离子(如Eu3+,Tb3+和Dy3+等),从而可以实现单波长激发下的多色下转换发光;此外,Ce3+独特的能级结构也有利于产生较强的上转换近红外发光(如Er3+,Tm3+和Ho3+等),这些特性表明稀土掺杂NaCeF4纳米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油酸和十八烯为溶剂,在氮气的气氛下,将氯化铈和稀土氯化物混合,在120?160?°C保温并搅拌一段时间,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氟化铵的甲醇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后在氮气的气氛下加热以排除甲醇,然后在氮气的气氛下升温至250?320?°C,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钠纳米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稀土掺杂六方相氟化铈 钠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油酸和十八烯为溶剂,在氮气的气氛下,将氯化铈和稀土氯化物混合,在120-160 ° C保温并搅拌一段时间,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琴陈学元涂大涛刘永升朱浩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