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并公开了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废水电导率测量并分流;低浓度废水进行超滤处理并回用;高浓度废水和超滤浓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还公开了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装置,包括饮料废水来源设备、污水处理系统,超滤处理设备、清污分流装置,清污分流装置进水口连接在饮料废水来源设备的出水口,清污分流装置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连接到污水处理系统、超滤进水口;超滤产水口接回到清洗用水口,超滤浓水连接到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及装置采用超滤设备处理饮料废水并回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具有系统稳定、能耗小、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饮料生产中大量的用来清洗罐体、管道、瓶子的废水排放,一般是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后外排到自然环境中,这种处理方式成本很高,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而且用来清洗罐体、管道、瓶子的水源又必须是达到可饮用标准的优质水,有些甚至是以这些优质水经过膜处理后的净化水,不然会对所生产饮料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清洗水源的成本很高,水资源浪费严重。如果能将浓度不高的清洗废水进行回用,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节约水资源,且能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饮料生产过程中存在清洗水源浪费、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耗小且能大大节约生产用水的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及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的饮料废水进行电导率测量,如果测得电导率数值超过预设的电导率值则为非优质回用水源,否则为优质回用水源; 2)将优质回用水源通过浸没式超滤装置进行超滤处理,其产水进行回用; 3)非优质回用水源和浸没式超滤装置的浓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电导率低的饮料废水通过超滤处理回收应用,可大大节约水资源;电导率高的饮料废水直接进行污水处理,可减小膜系统的负荷,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步骤I)所述预设的电导率值为3000 μ s/cm,当收集的饮料废水电导率小于或等于3000 μ s/cm时为优质回用水源,大于3000 μ s/cm时为非优质回用水源。可设置自动阀门对优质回用水源和非优质回用水源进行分流。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的浸没式超滤装置使用中空纤维帘式膜,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的膜丝外径为1.Γ1.2mm,过滤精度为0.θΓθ.1 μ m,有效截留分子量为2000(Tl00000道尔顿。能去除水中20000分子量以上的蛋白质等颗粒性的杂质和胶体,出水可直接作为原水再次回用于清洗环节。膜丝内可设置加强纤维有效增加膜丝强度,防止膜丝在曝气、反洗过程中由于剧烈抖动而使膜丝断裂。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的超滤处理包括反洗过程、曝气过程,超滤膜反洗同时辅助以曝气措施,浸没式超滤装置运行产水时间为15 30分钟,运行压力为-0.03mpa^-0.08mpa,反洗压力控制在0.05mpa^0.15mpa,反洗耗时为l 2min。通过反洗过程、曝气过程,可保证超滤装置稳定、连续运行。 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装置,包括饮料废水来源设备、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超滤处理设备、所述的超滤处理设备进水口与饮料废水来源设备出水口连接,超滤处理设备产水口与饮料废水来源设备的清洗用水口连接,超滤处理设备浓水口连接到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利用超滤处理设备将废水进行超滤处理并将超滤的产水回收应用,再次作为饮料废水来源设备的冲洗用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作为优选,还包括清污分流装置,所述清污分流装置进水口连接在饮料废水来源设备的出水口,清污分流装置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到污水处理装置,清污分流装置的第二出水口与超滤处理设备进水口相连接。通过设置清污分流装置,可以将废水进行分流,一方面将浓度高的废水分流到污水处理装置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另一方面将浓度低的废水分流到超滤处理设备进行超滤处理,同时超滤的浓水再进入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生化处理。相比单一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这种清污分流方式能将低浓度的清洗废水回收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相比单一的超滤膜方式处理,这种清污分流方式不仅能保证回用水质,也使膜系统的负荷降低,减少了回收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污分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导率仪与自动阀门,所述饮料废水收集池出水口连接到电导率仪的进水口,自动阀门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超滤处理设备进水口相连接。电导率仪用于测量清洗废水的电导率,当电导率高于设定的阈值时,自动阀门调节到“排放”位置,自动阀门的第一出水口打开;当电导率低于设定的阈值时,自动阀门调节到“回用”位置,自动阀门的第二出水口打开。通过电导率仪与自动阀门能根据废水电导率进行自动分流。作为优选,超滤处理设备还包括反洗装置,所述的超滤处理设备的产水通过反洗装置再进入超滤处理设备的产水口进行反向冲洗。超滤膜通过反洗装置反洗,反洗水由超滤膜产水侧逆向进入进水侧,将部分进入膜丝内部的污染物及大部分覆盖在膜丝表面的污染物(如颗粒性杂质或胶体)冲离膜丝,防止其对浸没式超滤膜造成污染,能对浸没式超滤处理设备提供维护,保证其稳定、连续运行。作为优选,超滤处理设备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的曝气装置产生气体通入超滤处理设备的膜池内。超滤膜通过曝气装置在膜池 底部曝气,产生大量气泡,对膜丝表面有一定的剪切作用,膜丝充分抖动而使污染物剥离膜丝表面,防止污染物在膜丝表面累积,对浸没式超滤提供维护,保证其稳定、连续运行。可视污染情况的不同进行连续曝气或间歇曝气。作为优选,超滤处理设备还包括清洗加药装置,所述的清洗加药装置连接到超滤处理设备的膜池内。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污染物不能通过膜片的反洗装置、气洗装置而脱离膜丝,对膜造成污染;为了达到膜片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对该膜进行化学清洗,通过清洗加药装置,将绝大部分不能通过曝气装置、反洗装置维护而脱离的污染物通过化学方法将其溶解、分离,对浸没式超滤膜进行再生、恢复,对膜的长期运行其决定性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超滤处理设备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超滤处理设备提供负压,以利于产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及装置采用超滤处理设备将废水直接进行超滤处理并将超滤的产水回收应用,再次作为饮料废水来源设备的冲洗用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并利用清污分流的方式,将高浓度的废水和超滤的浓水直接进行生化处理,进一步降低了膜系统的负荷,保证了回用水的水质,因而具有系统稳定、能耗小、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装置,包括饮料废水来源设备1、污水处理系统2,还包括超滤处理设备3、清污分流装置4,所述的清污分流装置4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导率仪5与自动阀门6,所述饮料废水来源设备I的出水口连接到电导率仪5的进水口,自动阀门6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污水处理装置2进水口、超滤处理设备3进水口相连接。超滤处理设备3产水口与饮料废水来源设备I的清洗用水口连接,超滤处理设备3浓水口连接到污水处理装置2的进水口。超滤处理设备3的产水通过反洗装置8再进入超滤处理设备3的产水口进行反向冲洗。曝气装置9产生气体通入超滤处理设备3的膜池7内。清洗加药装置10连接到超滤处理设备3的膜池7内。所述的超滤处理设备3包括动力装置11,所述动力装置11为超滤处理设备3提供负压。所述的超滤处理设备3使用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材料为PVDF,中空纤维膜外径为1.1毫米。过滤孔径为0.0lum,其截留分子量为20000。所述的自动阀门6为三向转换阀,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电导率仪5具有(Γ24毫安电流反馈,不同电导率具有对应的电流反馈信号,通过该信号反馈来控制自动阀门6的转向。 饮料废水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收集的饮料废水进行电导率测量,如果测得电导率数值超过预设的电导率值则为非优质回用水源,否则为优质回用水源;2)将优质回用水源通过浸没式超滤装置进行超滤处理,其产水进行回用;3)非优质回用水源和浸没式超滤装置的浓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的饮料废水进行电导率测量,如果测得电导率数值超过预设的电导率值则为非优质回用水源,否则为优质回用水源; 2)将优质回用水源通过浸没式超滤装置进行超滤处理,其产水进行回用; 3)非优质回用水源和浸没式超滤装置的浓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预设的电导率值为3000μ s/cm,当收集的饮料废水电导率小于或等于3000 μ s/cm时为优质回用水源,大于300 0 μ s/cm时为非优质回用水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浸没式超滤装置使用中空纤维帘式膜,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的膜丝外径为1.Γ1.2_,过滤精度为0.01 0.1 μ m,有效截留分子量为20000 100000道尔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超滤处理包括反洗过程、曝气过程,超滤膜反洗同时辅助以曝气措施,浸没式超滤装置运行产水时间为15 30分钟,运行压力为-0.03mpa '0.08mpa,反洗压力控制在0.05mpa 0.15mpa,反洗耗时为I 2min。5.一种饮料废水膜法回用装置,包括饮料废水来源设备(I)、污水处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滤处理设备(3)、所述的超滤处理设备(3)进水口与饮料废水来源设备(I)出水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斌,洪海云,张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