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棒晶凹凸棒石长径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627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棒晶凹凸棒石长径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短棒晶凹凸棒石黏土化学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补充镁、铝元素,然后与有机溶剂混合,在反应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通过程序降温得到长棒晶的纳米凹凸棒石。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工艺和设备要求简单,产品性能稳定且性状可控,实现了短棒晶凹凸棒石黏土的高值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为利用溶剂热反应制备成长棒晶状凹凸棒石晶体,属于纳米硅酸盐材料深加工和制备

技术介绍
凹凸棒石黏土(又名坡缕石或坡缕缟石)是一种以凹凸棒石为主要成分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其独特的纳米棒状晶体结构和表面硅烷醇基团赋予了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相容性好和补强性能优等理化性质。因此,凹凸棒石黏土在油品脱色、钻井泥浆、催化或药物载体材料、功能复合肥料、水处理、涂料和功能补强材料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凹凸棒石黏土属于天然纳米材料,棒晶的长度一般在I 5 μ m,直径20 70nm。凹凸棒石理论化学式为Mg5Si8O2tl(OH)2(OH2)4.4H20,但由于地质成因不同,从凹凸棒石黏土化学成分实际分析来看,凹凸棒石晶体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发育程度,因而棒晶的长度一般小于I μ m,无法满足橡胶、塑料等工程复合材料及相关高黏领域的应用需求。我国凹凸棒石黏土资源储量丰富,但发育较好的长棒晶矿较少,多为短棒晶的低品位矿。因此,通过人工合成技术获得长棒晶凹凸棒石,对实现凹凸棒石黏土的高端应用及产业链的延伸具有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技术背景中介绍的限制天然凹凸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棒晶凹凸棒石长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短棒晶凹凸棒石黏土化学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补充镁、铝元素,然后与有机溶剂混合,在反应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通过程序降温即可得到长棒晶的纳米凹凸棒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棒晶凹凸棒石长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短棒晶凹凸棒石黏土化学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补充镁、铝元素,然后与有机溶剂混合,在反应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通过程序降温即可得到长棒晶的纳米凹凸棒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棒晶凹凸棒石长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镁源为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氧化镁或氢氧化镁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铝源为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棒晶凹凸棒石长径化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波王爱勤牟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