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包括: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用于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基于RFID-SIM卡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生物信息探测器通过RFID-SIM卡进行通信,以接收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的人体生物信息;数据处理终端,与移动终端连接,用于对人体生物信息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将人体生物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以方便地获取人体生物信息,并且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信息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渐提高,医生需要借助一些物理上的方法来检测患者的人体生物信息,并利用检测到的生物信息来协助制定医疗方案。现有技术中人体生物信息的检测方法采用物理上的方法,例如利用胃镜可以检测患者的胃、食道以及十二指肠的生物信息,利用X射线检测患者肺部的生物信息。然而,利用胃镜安置在患者的体内进行检测,造成患者感觉到痛苦,而X射线会对患者产生辐射伤害。可见,现有的检测方 法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伤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人体的痛苦和伤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包括: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用于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基于RFID-SIM卡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生物信息探测器通过RFID-SM卡进行通信,以接收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的人体生物信息;数据处理终端,与移动终端连接,用于对人体生物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生物信息探测器安置于人体的表面或植入人体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人体生物信息包括人体的生理参数和/或人体器官的内部视频。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数据处理终端通过USB数据线、蓝牙以及互联网等连接至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生物信息探测器与人体器官对应设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将基于RFID-SM卡的移动终端与生物信息探测器通过RFID-SM卡进行通信,并将人体生物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将数据处理终端与移动终端连接,并发送人体生物信息至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生物信息探测器置于人体的表面或植入人体中。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人体生物信息包括人体的生理参数和/或人体器官的内部视频。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数据处理终端通过USB数据线、蓝牙以及互联网等连接至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将生物信息探测器对应于人体器官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过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将人体生物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以方便地获取人体生物信息,并且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10包括:基于RFID-S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11、基于RFID-SM卡的移动终端12以及数据处理终端13。在优选实施例中,基于RFID-S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11安置于人体的表面或者植入人体中,并且生物信息探测器11与人体器官对应设置,以采集人体生物信息。移动终端12通过RFID-SM卡与生物信息探测器11进行通信,以使移动终端12接收生物信息探测器11采集的人体生物信息。数据处理终端13与移动终端12连接,以获取人体生物信息,并且分析人体生物信息。 具体而言,首先将RFID-S頂卡设置在生物信息探测器11上,并将生物信息探测器11安置于人体的表面或者植入人体中,其中生物信息探测器11与人体器官对应设置,以采集人体生物信息,例如将生物信息探测器11安置在人体的表面可以采集到人体的温度、心率和血压等人体生物信息,而将生物信息探测器11植入人体中可以采集到人体器官的人体生物信息。然后利用移动终端12通过RFID-SM卡与生物信息探测器11进行通信,以使移动终端12接收生物信息探测器11采集的人体生物信息,并将人体生物信息与人体器官对应。最后将数据处理终端13与移动终端12连接,以通过移动终端12获取人体生物信息,并对人体生物信息进行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协助制定相应的医疗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终端13为电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终端13为其他数据处理终端。以下描述生物信息探测器11植入患者的胃和肺,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10的作用。将生物信息探测器11植入患者的胃,生物信息探测器11进一步设置有视频设备(图未示),通过视频设备可以获取胃的内部影像,并将胃的内部影像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13,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胃镜,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生物信息探测器11通过非接触且无损的方式采集胃的内部影像,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将生物信息探测器11植入患者的肺,生物信息探测器11通过视频设备可以获取肺的内部影像,并将肺的内部影像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13,相比现有技术中的X射线检测患者的肺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生物信息探测器11避免使用X射线,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生物信息包括人体的生理参数和/或人体器官的内部视频。另外,数据处理终端13通过USB数据线、蓝牙以及互联网等连接至移动终端12。请参见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利用基于RFID-S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11采集人体生物信息;步骤202:将基于RFID-SM卡的移动终端12与生物信息探测器11通过RFID-SM卡进行通信,并将人体生物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12 ;步骤203:将数据处理终端13与移动终端12连接,并发送人体生物信息至数据处理终端13进行分析。 以上步骤的相关技术细节可参阅上文的详细描述,因此于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终端12具体可为手机、上网本等移动终端。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过基于RFID-S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将人体生物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以方便地获取人体生物信息,并且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伤害。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包括: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用于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基于RFID?SIM卡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生物信息探测器通过所述RFID?SIM卡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的所述人体生物信息;数据处理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人体生物信息进行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包括: 基于RFID-SIM卡的生物信息探测器,用于采集人体生物信息; 基于RFID-SM卡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生物信息探测器通过所述RFID-SIM卡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生物信息探测器采集的所述人体生物信息; 数据处理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人体生物信息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探测器安置于所述人体的表面或植入所述人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生物信息包括所述人体的生理参数和/或人体器官的内部视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通过USB数据线、蓝牙以及互联网等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探测器与人体器官对应设置。6.一种人体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刘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