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显微光学方式实现的经络观察仪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和用以对光学显微成像装置所收集到的光进行成像的探测器;由于基于光学技术,可以实现对于活体和体表下的组织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具有无痛、不损伤皮肤和组织、利于实时观察、无需其他配合简单易行的优点,同时,由于显微技术的使用,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分辨能力得以保证,使经络的观察变得简便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络可视仪,特别是一种以显微光学方式实现的经络观察仪器。
技术介绍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血气通道,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经络是否正常运行,是人体是否健康的关键,人体的穴位也位于经络上,人体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有异常的经络上,可见正确的观察和监测经络的情况,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况,治疗以及保健的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然而经络隐藏于人体皮肤之下,细小且位置因人而异,因为其难以观察性,长久以来一方面人们依赖有经验的中医医师,凭借经验和一些辅助仪器的检测来获得经络的位置,判断经络的运行情况,作为保健和治疗的依据;另一方面对于经络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一直都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经络可视仪可以清楚的展现位于皮肤及皮下的管线状经络网,使经络是否真实存在这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有了明确得结果。它将有力的推动人类对经络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以光学方式检测经络的仪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可以简便、实时的观测到经络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和用以对光学显微成像装置所收集到的 光进行成像的探测器;所述光学显微成像装置的入光口与设置于壳体下部的通光孔对准,光源排列于所述入光口附近;其中,所述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具有至少一胶合透镜组。具体的,显微物镜可以包括5个透镜单元,由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光阑,第四透镜单元,以及第五透镜单元,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单元相胶合构成所述胶合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同时所述第五透镜单元具有负光焦度,或者所述第四透镜单元具有负光焦度同时所述第五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单元和第五透镜单元构成另一胶合透镜组,所述另一胶合透镜组的焦距 fj2 满足:18 < |fj2| < 23。所述光源由数个高功率的LED构成环形光源,所述多个LED呈环状排列安装在所述壳体下部的通光孔周围,围绕在显微物镜的入光口 ;所述光阑的通光孔径大小可调节。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基于光学显微技术,实现对于活体和体表下的组织检测,具有无痛、不损伤皮肤和组织、利于实时观察、无需其他配合简单易行的优点,同时,由于显微技术的使用,图像的成像质量和细节分辨能力得以大大增强,使经络的观察变得简便易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的内部光学部件2为本专利技术的显微物镜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构造的截面3A,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显微物镜第一实施例的透镜,在不同的透镜参数条件下,对于c线、d线和f线,在子午平面和弧矢平面内的光程差和像差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微物镜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构造的截面5A和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显微物镜第二实施例的透镜,在不同的透镜参数条件下,对于c线、d线和f线,在子午平面和弧矢平面内的光程差和像差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包括呈柱状的壳体(未图示)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2、光学显微成像装置3和探测器4,光源2分布在壳体下部的通光孔(未图示)附近,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通光孔射向被观察的皮肤表面1,在一定的光强下,光会穿透至皮肤下一定距离,照射在皮肤下的待观察经络附近;光学显微成像装置的入光口对准壳体的通光孔,收集反射回的光成像于探测器4上,探测器4可以进一步通过有线线缆或无线连接方式连接至显示装置5,将所成的图像直接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以实现实时观察,进一步,可以对探测器获得的图像进行存储,存储于存储装置5中。为了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光源通常呈对称分布,以确保均匀和无干扰的照明,特别的,由数个高功率的LED构成环形光源,所述多个LED呈环状排列安装在经络可视仪的壳体下部的通光孔周围,围绕在显微物镜的入 光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显微物镜,显微物镜用以收集反射回的光以将图像呈现于探测器上,考虑到不同被探测者的经络位置有所不同,显微物镜的聚焦位置相对于壳体可受调整机构(未图示)调节,通过调节,可以使显微物镜的焦点位置准确的位于皮肤下一定深度(如3毫米以内)的经络上。由于调节可以通过精密调整机构实现,因而可以适应人体不同皮下深度的经络位置,使经络位于焦点所在平面,从而确保获得清晰的经络图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经络可视仪的显微物镜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构造截面图。根据第一实施例,所述显微物镜由5个透镜单元组成,由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光阑,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单元和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单元,其中,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胶合在一起,第四透镜单元和第五透镜单元胶合在一起。表1-2分别为用以构成第一实施例的两种显微物镜的第一至第五透镜单元的结构参数,均以物面至像面的各面形表示。相应的,图3A,图3B所不为分别对应于表1-表2的本专利技术的显微物镜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结构下,相应的对于c线、d线和f线,在子午平面和弧矢平面内的光程差和像差。对于本实施例的显微物镜,优选的,第一和第二透镜单元构成的胶合透镜组具有较长的焦距b,第三透镜单元具有较短的焦距f3,二者之间满足5.5 < fn/f3 < 6.5。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络可视仪,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和用以对光学显微成像装置所收集到的光进行成像的探测器;所述光学显微成像装置的入光口与设置于壳体下部的通光孔对准,光源排列于所述入光口附近;其中,所述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具有至少一胶合透镜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络可视仪,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和用以对光学显微成像装置所收集到的光进行成像的探测器;所述光学显微成像装置的入光口与设置于壳体下部的通光孔对准,光源排列于所述入光口附近;其中, 所述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显微物镜,所述显微物镜具有至少一胶合透镜组。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络可视仪,所述显微物镜包括5个透镜单元,由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光阑,第四透镜单元,以及第五透镜单元,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单元相胶合构成所述胶合透镜组。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络可视仪,所述第四透镜单元和第五透镜单元构成另一胶合透镜组,所述另一胶合透镜组的焦距fj2满足:18< |fj2| <23。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络可视仪,所述第四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同时所述第五透镜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颜傲廷,
申请(专利权)人:徐慧,颜傲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