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包括固定在床身6上的挡圈供料装置1、左数调支架2、右数调支架3、伺服电机C16、伺服电机B17、伺服电机A18、伺服电机D25和导轨19。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处于两个挡圈供料装置1之间。伺服电机C16和伺服电机D2分别与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连接。挡圈供料装置1处于导轨19上,两个伺服电机A18和一个伺服电机B17与挡圈供料装置1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来完成轴承挡圈的自动安装工作。针对工件的规格不同,通过调整数调支架的升起高度以及挡圈供料装置的相对位置来适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尤其是一种轴承挡圈自动安装 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对于轴承挡圈的安装,主要还是依靠人手工操作和简陋的设备,并无自动化的专用设备,这样就会耗 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挡 圈自动安装机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挡圈自动安装 机床,包括固定在床身(6)上的挡圈供料装置(1)、左数调支架(2)、右数调支架(3)、伺服电机C (16)、伺服电机B (17)、伺服电机A (18)、伺服电机D (25)和导轨(19)。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 支架(3)处于两个挡圈供料装置(1)之间。伺服电机C (16)和伺 服电机D (25)分别与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连接。挡 圈供料装置(1)处于导轨(19)上,两个伺服电机A (18)和一个 伺服电机B (17)与挡圈供料装置l连接。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来完成轴承挡圈的自动安装工作。针对工件的规格 不同,通过调整数调支架的升起高度以及挡圈供料装置的相对位置来 适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工件。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挡圈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导向槽和插板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3所示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包括固定在床身6 上的挡圈供料装置l、左数调支架2、右数调支架3、伺服电机C16、 伺服电机B17、伺服电机A18、伺服电机D25和导轨19。左数调支架 2和右数调支架3处于两个挡圈供料装置1之间。伺服电机C16和伺 服电机D2分别与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连接。挡圈供料装置 1处于导轨19上,两个伺服电机A18和一个伺服电机B17与挡圈供 料装置1连接。如图4-图7所示挡圈供料装置1由在固定垫板5上的芯轴套 筒8、推杆芯轴9、支撑架10、挡圈插板气缸12、压紧油缸13、推 杆套筒14和挡圈料仓15组成。挡圈插板气缸12通过支撑架10固 定在挡圈料仓15的上。在支撑架10和挡圈料仓15之间有料仓缺口 11。芯轴套筒8和推杆芯轴9连接在一起,处于推杆套筒14的前方。 推杆芯轴油缸21和推杆套筒油缸22平行设置,连接在推杆套筒14 的后方。料仓气缸20处于挡圈料仓15内。压紧油缸13固定在挡圈料仓15上。垫板5与伺服电机A18连接。右边的挡圈供料装置1上 的垫板5还与伺服电机B17连接。支撑架10上有导向槽23,挡圈插 板气缸12上有插板24。该机床的左右各两个挡圈料仓通过压紧油缸分别固定在左右垫 板上,可根据工件的规格而更换,提高了机床的适应能力;同时2个 "伺服电机A"可驱动左右垫板在"导轨"上前后移动,保证了其中 两个挡圈料仓的自动更换;而1个"伺服电机B"可驱动右侧的垫板 沿着床身左右移动,来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左右两个数调支架的高 度可以通过"伺服电机C和伺服电机D"调整,来适应不同直径的工 件。料仓气缸推动料仓内的轴承挡圈至料仓缺口位置,依靠挡圈之间 的摩擦力,保证挡圈不会自行从料仓缺口处落下,而是必须等待下一 个工件安放在数调支架上后,通过插板把挡圈插下去。该机床适用于 轴类零件的大批量自动安装轴承挡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挡圈插板 比较薄,为了保证从料仓插下挡圈的动作稳定可靠,在挡圈插板气缸 的支撑架上设计了导向槽,使插板在插板槽内上下运动,保证插下挡 圈时运动精确可靠;另外,推杆芯轴的一个前端是套筒、中间是矩形、 后端是圆柱形,并且整个推杆芯轴前粗后细,而推杆套筒是与推杆芯 轴同心的圆钢筒,推杆套筒和推杆芯轴的直径可以依据需要安装挡圈 的大小而更换。工作原理将待需要安装轴承挡圈的工件放置于数调支架上后, 数调支架自动升起,根据工件的直径大小来保证工件轴线与挡圈料仓 轴线一致,然后挡圈插板气缸动作,通过插板把开口向下的挡圈从料仓缺口由上而下推下,并套在推杆芯轴上;然后挡圈插板气缸复位, 接着推杆芯轴油缸动作,把芯轴前端的推杆套筒套入需要安装挡圈的 轴端,接着推杆套筒油缸动作,推动推杆套筒向前伸出直至将挡圈推 入挡圈槽内。最后,推杆套筒复位,推杆芯轴复位,将工件取走,数 调支架复位,完成一次对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权利要求1、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床身(6)上的挡圈供料装置(1)、左数调支架(2)、右数调支架(3)、伺服电机C(16)、伺服电机B(17)、伺服电机A(18)、伺服电机D(25)和导轨(19);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处于两个挡圈供料装置(1)之间;伺服电机C(16)和伺服电机D(25)分别与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连接;挡圈供料装置(1)处于导轨(19)上,两个伺服电机A(18)和一个伺服电机B(17)与挡圈供料装置1连接。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挡圈供料装置(1)由在固定垫板(5)上的芯轴套筒(8)、推杆芯轴(9)、 支撑架(10)、挡圈插板气缸(12)、压紧油缸(13)、推杆套筒(14)和挡 圈料仓(15)组成;挡圈插板气缸(12)通过支撑架(10)固定在挡圈料 仓(15)的上;在支撑架(10)和挡圈料仓(15)之间有料仓缺口 (11); 芯轴套筒(8)和推杆芯轴(9)连接在一起,处于推杆套筒(14)的前方; 推杆芯轴油缸(21)和推杆套筒油缸(22)平行设置,连接在推杆套筒(14) 的后方;料仓气缸(20)处于挡圈料仓(15)内;压紧油缸(13)固定在 挡圈料仓(15)上;垫板(5)与伺服电机A (18)连接;右边的挡圈供料 装置1上的垫板5还与伺服电机(B17)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支撑架(10)上有导向槽(23),挡圈插板气缸(12)上有插板(24)。全文摘要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包括固定在床身6上的挡圈供料装置1、左数调支架2、右数调支架3、伺服电机C16、伺服电机B17、伺服电机A18、伺服电机D25和导轨19。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处于两个挡圈供料装置1之间。伺服电机C16和伺服电机D2分别与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连接。挡圈供料装置1处于导轨19上,两个伺服电机A18和一个伺服电机B17与挡圈供料装置1连接。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来完成轴承挡圈的自动安装工作。针对工件的规格不同,通过调整数调支架的升起高度以及挡圈供料装置的相对位置来适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工件。文档编号B23P19/027GK101298123SQ20081001193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伟 丛, 张彦富, 王明海 申请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床身(6)上的挡圈供料装置(1)、左数调支架(2)、右数调支架(3)、伺服电机C(16)、伺服电机B(17)、伺服电机A(18)、伺服电机D(25)和导轨(19);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处于两个挡圈供料装置(1)之间;伺服电机C(16)和伺服电机D(25)分别与左数调支架(2)和右数调支架(3)连接;挡圈供料装置(1)处于导轨(19)上,两个伺服电机A(18)和一个伺服电机B(17)与挡圈供料装置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海,丛伟,张彦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科技发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