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活鱼运输技术体系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讲是。
技术介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大国,2010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468.5万吨,约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海水养殖业及其产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蛋白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以及物价水平等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水产品安全供应和物流环节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由于在食品安全、品质、价格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保障,鲜活水产品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接受率。海水活鱼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风险系数高,已引起国内外海水活鱼运输专家的高度重视。该系统工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关键技术:①运输前的准备工作运输途中的保活工作。至今,国内外科研人员已针对海水活鱼运输开展了部分研究,但此类工作大都针对运输器械和运输途中水质管理等方面,且资金耗费大,技术管理繁琐。完善的运输前准备工作将会显著提高海水鱼类在运输途中的成活率,降低运输工作操作难度。然而目前关于海水活鱼运输前处理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相关成果匮乏。大西洋鲑(Salmo salar)属冷水性鱼类,性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光照和暂养时间,以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光照和暂养时间,以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经消毒处理后的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为12-18kg/m3,暂养池内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120%,暂养池内水流速度调整至25-35cm/秒,并通过调整暂养池内的光周期和光强进行暂养4-7天,进而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从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为直径3.0-9.0米,深0.8-1.0米普通流水养殖池。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消毒清理后暂养池内注入新鲜海水至暂养池水深60-80cm,在暂养期间将暂养池内海水进行连续更换,更换量为暂养池内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良,刘鹰,江鑫,王顺奎,于凯松,刘子毅,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