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差下浅海养殖围网的防纠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174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潮差下浅海养殖围网的防纠缠方法,其特征在于:网衣为双层使用;在网衣上横向装钢: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纲、若干条由间隔设置的沉子纲与浮子纲组成的中纲、底纲,其中沉子纲与相邻的下方浮子纲的距离为该沉子纲与相邻上方浮子纲之间距离的1.5~2.5倍,第一个沉子纲和下方浮子纲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个沉子纲和上纲之间距离的1.5~2.5倍;同时第一个沉子纲的给定沉力为90~110N,往下每条浮子纲及沉子纲的浮力或沉力依次递增18~22N;在网衣上纵向装纲:在网片横向每间隔6~8m装纲1条;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制作简单,解决了大潮差下围网易纠缠的问题,避免了因网衣纠缠而导致养殖水体急剧减少、网片磨损、下纲脱离海底,发生逃苗等现象,保证了海水养殖的正常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品养殖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水养殖发展极为迅速,但大部分为近海传统网箱养殖,由于残饵和鱼类排泄物超过海区的自然净化能力,造成海区的环境污染,从而引起鱼病频发,养殖鱼品质下降。由此导致市场对养殖鱼的认可度下降,鱼价近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网箱养殖亏损,严重影响了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深海网箱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到养殖设施尺寸的限制(目前常用的40 50m周长的深海网箱,水体约为IOOOm3 3000m3),养殖水体仍然偏小,利用天然饵料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网箱的网衣极易受到水流、波浪的影响而产生变形,造成养殖有效水体大大减小,其中的养殖对象更容易受到伤害而导致鱼病多发,养殖效果下降,同时一些深浅不一和底况复杂的高生产力海区(如天然礁区和人工鱼礁区等)往往不能设置深水网箱,因而深水网箱的设置海区和适养鱼种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直接影响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由此可见,探索和开展一种新的生态型、健康型近海养殖模式势在必行,近海围网养殖应运而生。海洋捕捞生产中围网是指一种捕捞集群鱼类,规模大、产量高的过滤性渔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潮差下浅海养殖围网的防纠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上为:1)根据围网的大小将若干网片横向绕缝制成网衣,网衣为双层使用;2)在网衣上横向装纲: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纲、若干条由间隔设置的沉子纲与浮子纲组成的中纲、底纲,在沉子纲上悬挂有沉子,在浮子纲上悬挂浮子,其中沉子纲与相邻的下方浮子纲的距离为该沉子纲与相邻上方浮子纲之间距离的1.5~2.5倍,第一个沉子纲和下方浮子纲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个沉子纲和上纲之间距离的1.5~2.5倍;同时第一个沉子纲的给定沉力为90~110N,往下每条浮子纲及沉子纲的浮力或沉力依次递增18~22N;3)在网衣上纵向装纲:在网片横向每间隔6~8m装纲1条;4)最后在底纲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潮差下浅海养殖围网的防纠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上为: 1)根据围网的大小将若干网片横向绕缝制成网衣,网衣为双层使用; 2)在网衣上横向装纲: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纲、若干条由间隔设置的沉子纲与浮子纲组成的中纲、底纲,在沉子纲上悬挂有沉子,在浮子纲上悬挂浮子,其中沉子纲与相邻的下方浮子纲的距离为该沉子纲与相邻上方浮子纲之间距离的1.5 2.5倍,第一个沉子纲和下方浮子纲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个沉子纲和上纲之间距离的1.5 2.5倍;同时第一个沉子纲的给定沉力为90 110N,往下每条浮子纲及沉子纲的浮力或沉力依次递增18 22N ; 3)在网衣上纵向装纲:在网片横向每间隔6 8m装纲I条; 4)最后在底纲上固定多个沙袋将网衣的底部埋入海底固定,在上钢上悬挂浮子并通过绳索与桩固定,使网衣的上端高于最大潮位水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纠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采用聚乙烯单丝机织无结节网片,网片皆用横目,目大4 6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纠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纲为两根钢索,分别为上缘纲和上浮子纲,采用直扣式装配法,其中上缘纲穿过网片的每个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华储张杰马家志吴佳兴蔡厚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