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及相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6939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及相关系统,实现了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功能,减少了设备体积和重量。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第一天线、充电电池、存储卡、第一有源收发天线和集成芯片,集成芯片与充电电池连接,集成芯片通过第一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对车载单元进行唤醒、对接收到的电能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入充电电池实现充电;集成芯片还与存储卡连接,集成芯片对第一有源收发天线进行有源收发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0BU,0n Board Unit)及相关系统。
技术介绍
用于高速公路、停车场等场合对车辆进行收费的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中,车辆上安装的OBU通常为包含了 IC卡在内的复合通行卡,以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为例,OBU的一种具体使用过程可以为首先在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上的OBU与ODU进行通讯,ODU将入口信息写入OBU中的IC卡;当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时,该道路上设置的信标基站将二义性路径信息写入OBU ;在高速公路出口,OBU再次与ODU进行通讯,ODU读取OBU中的二义性识别数据以及IC卡中的入口信息、车辆信息等,从而完成对车辆的收费。目前,二义/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所用的0BU,一般采用一次性电池,不具备充电功能,产品寿命受电池使用时间的限制;为了保证产品使用寿命,采用电量较大、体积较大的电池,导致OBU整机体积大、重量大,为安装带来不便,也同时制约了 OBU的大批量使用;由于一次性电池的电量限制,OBU不能支撑与外部设备(如路测单元RSU,Road-SideUnits)大数据量的交互,如在与RSU进行双向通信需要更大电量电池的支撑,从而导致产品体积、重量进一步增大,产品成本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及相关系统,实现了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功能,减少了设备体积和重量。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分别提供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包括第一天线、充电电池、存储卡、第一有源收发天线和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对所述车载单元进行唤醒、对接收到的电能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入所述充电电池实现充电;所述集成芯片还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集成芯片对所述第一有源收发天线进行有源收发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集成芯片包括主控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有源无线收发模块和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短距离通信天线、第一无线触发天线和第一无线充电天线,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天线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触发天线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天线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接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入的电倉泛。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载单元还包括第一有线通信接口和第一有线充电接口 ;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接口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第一有线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第一有线充电接口接收到的电能进行充电控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读写装置和如上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读写装置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二有线充电接口,所述读写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耦合,形成交流电;所述集成芯片对所述交流电进行电流整形保护,转化为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经充电保护输入至充电电池;或者,所述读写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有线充电接口,以有线方式将直流电输入至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将所述直流电经充电保护输入至充电电池。进一步地,所述读写装置用于当所述车载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通过第二天线与车载单元中的第一天线耦合,发射触发信号给所述车载单元中的集成芯片对车载单元进行唤醒,所述集成芯片控制所述车载单元进入有源无线接收状态。进一步地,所述读写装置还用于当所述车载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通过第二天线与车载单元中的第一天线耦合,对车载单元中存储卡的数据进行读写。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单元中的集成芯片还用于关闭有源无线接收状态,控制所述车载单元进入休眠状态。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标基站,所述信标基站通过内部的第三天线,将所述信标基站的多义性路径识别数据信息加密后发送至车载单元中的第一有源收发天线;所述集成芯片对接收到的所述多义性路径识别数据信息进行解密、判断并存储于车载单元中的存储卡中。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及相关系统,实现了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的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车载单元采用一次性电池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单元可以反复充电使用,延长了车载单元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体积、厚度和重量,便于车载单元在车辆上的安装、使用和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及相关系统,实现了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功能,减少了设备体积和重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OBUl包括第一天线11、充电电池12、存储卡13、第一有源收发天线14和集成芯片15,所述集成芯片15与所述充电电池12连接,所述集成芯片15通过所述第一天线11接收无线信号,对所述车载单元I进行唤醒、对接收到的电能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入所述充电电池12实现充电;所述集成芯片15还与所述存储卡13连接,所述集成芯片15对所述第一有源收发天线14进行有源收发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所述车载单元(OBU, On Board Unit) I也可以称为电子标签,本技术实施例中,存储卡13可以为集成电路卡IC卡(integratedcircuit card);其中,所述集成芯片15与所述充电电池12连接,所述集成芯片15与所述第一天线11连接,所述第一天线11与所述存储卡13连接,所述集成芯片15通过所述第一天线11实现对所述充电电池12进行充电;所述集成芯片15与所述存储卡13连接,所述集成芯片15还与所述第一有源收发天线14连接,所述集成芯片15对所述第一有源收发天线14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充电电池、存储卡、第一有源收发天线和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对所述车载单元进行唤醒、对接收到的电能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入所述充电电池实现充电;所述集成芯片还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集成芯片对所述第一有源收发天线进行有源收发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充电电池、存储卡、第一有源收发天线和集成芯片, 所述集成芯片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对所述车载单元进行唤醒、对接收到的电能进行转换处理后输入所述充电电池实现充电; 所述集成芯片还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集成芯片对所述第一有源收发天线进行有源收发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芯片包括主控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有源无线收发模块和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短距离通信天线、第一无线触发天线和第一无线充电天线,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天线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触发天线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天线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接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入的电能。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单元还包括第一有线通信接口和第一有线充电接口; 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接口与所述存储卡连接,所述第一有线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第一有线充电接口接收到的电能进行充电控制。5.一种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读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勇刘宇赵鹏军何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