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目的在于测出中微子质量顺序(masshierarchy)和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要求为2-3%/Sqrt(E),这就要求把目前光子探测效率(每兆电子伏250个光电子)提高10倍。对应的措施除了提高液体闪烁体的衰减长度之外,还要提高光电倍增管的光量子效率和有效光阴极的覆盖比例。但是,目前已有的光电倍增管及技术都不能满足该实验需求。针对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倍增管原型结构(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简称MCP-PMT),其通过光电倍增管前窗上的透射式光阴极和后壁上的反射式光阴极的结合,并使用置于光电倍增管中央的微通道板(Micro-ChannelPlate,简称MCP),取代了体积较大的打拿电极,扩展了光电倍增管光阴极的有效面积。需要对PMT的玻壳进行耐压实验,以确保能够满足实验工况,并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目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很好的实现对玻壳的压力测试,同时操作不方便,制造成本高。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支架(7)、滚轮(6)、压力容器(1)、应变片信号输出端(2)、观察窗(3)、上盖(13)、进水阀(11)、压力表(12)、排水阀(4)、安全挡板(5)、转动手柄(8)、耳轴(9)和容器角度固定环(10),所述滚轮(6)安装在容器支架(7)的底部,所述耳轴(9)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压力容器(1)通过两根耳轴(9)支撑安装在容器支架(7)上,所述耳轴(9)的端部穿过容器支架(7),所述容器角度固定环(10)安装在压力容器(1)的右侧面上,所述容器角度固定环(10)的圆周上每隔15°固定有一个凸台(10?1)且对应凸台(10?1)位置处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支架(7)、滚轮(6)、压力容器(I)、应变片信号输出端(2)、观察窗(3)、上盖(13)、进水阀(11)、压力表(12)、排水阀(4)、安全挡板(5)、转动手柄(8)、耳轴(9)和容器角度固定环(10),所述滚轮(6)安装在容器支架(7)的底部,所述耳轴(9 )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压力容器(I)通过两根耳轴(9 )支撑安装在容器支架(7)上,所述耳轴(9)的端部穿过容器支架(7),所述容器角度固定环(10)安装在压力容器(I)的右侧面上,所述容器角度固定环(10)的圆周上每隔15°固定有一个凸台(10-1)且对应凸台(10-1)位置处刻有角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