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865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包括压力容器、试瓶、左固定台、右固定台、试瓶固定杆、上箍、下箍、铁丝、左螺钉和右螺钉,左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的内壁上部左侧,右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的内壁上部右侧,左固定台上开有左安装槽,右固定台上开有右安装槽,试瓶固定杆的左端插入左安装槽且通过左螺钉与左固定台固连,试瓶固定杆的右端插入右安装槽且通过右螺钉与右固定台固连,试瓶固定杆的中部开有供试瓶的瓶口穿过的试瓶安装孔,上箍设置在试瓶的瓶颈处,下箍设置在试瓶的中下部,上箍和下箍通过铁丝连接,上箍与试瓶固定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实现对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目的在于测出中微子质量顺序(masshierarchy)和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要求为2-3%/sqrt(E),这就要求把目前光子探测效率(每兆电子伏250个光电子)提高10倍。对应的措施除了提高液体闪烁体的衰减长度之外,还要提高光电倍增管的光量子效率和有效光阴极的覆盖比例。但是,目前已有的光电倍增管及技术都不能满足该实验需求。针对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倍增管原型结构(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简称MCP-PMT),其通过光电倍增管前窗上的透射式光阴极和后壁上的反射式光阴极的结合,并使用置于光电倍增管中央的微通道板(Micro-ChannelPlate,简称MCP),取代了体积较大的打拿电极,扩展了光电倍增管光阴极的有效面积。需要对PMT的玻壳进行耐压实验,以确保能够满足实验工况,并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目前,现有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很好的将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试瓶容易晃动或掉下来,且固定不方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制造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能有效实现对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容器、试瓶、左固定台、右固定台、试瓶固定杆、上箍、下箍、铁丝、左螺钉和右螺钉,所述左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的内壁上部左侧,所述右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的内壁上部右侧,所述左固定台和右固定台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台上开有左安装槽,所述右固定台上开有右安装槽,所述试瓶固定杆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试瓶固定杆的左端插入所述左安装槽且通过左螺钉与左固定台固定连接,所述试瓶固定杆的右端插入所述右安装槽且通过右螺钉与右固定台固定连接,所述试瓶固定杆的中部开有供试瓶的瓶口穿过的试瓶安装孔,所述上箍设置在试瓶的瓶颈处,所述下箍设置在试瓶的中下部,所述上箍和下箍通过铁丝相连接,所述上箍与试瓶固定杆相连接,所述铁丝的数量为多根。上述的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的数量为四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通过左固定台、右固定台、试瓶固定杆、上箍、下箍、铁丝、左螺钉和右螺钉能将试瓶很好的固定在压力容器的内部,固定牢靠,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压力容器;2—试瓶; 3-1—上植;3-2—下箍; 4一铁丝; 5—试瓶固定杆;6-1一左固定台;6_2—右固定台;7_1—左螺钉;7-2—右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压力容器1、试瓶2、左固定台6-1、右固定台6-2、试瓶固定杆5、上箍3-1、下箍3-2、铁丝4、左螺钉7_1和右螺钉7_2,所述左固定台6_1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I的内壁上部左侧,所述右固定台6-2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I的内壁上部右侧,所述左固定台6-1和右固定台6-2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台6-1上开有左安装槽,所述右固定台6-2上开有右安装槽,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左端插入所述左安装槽且通过左螺钉7-1与左固定台6-1固定连接,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右端插入所述右安装槽且通过右螺钉7-2与右固定台6-2固定连接,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中部开有供试瓶2的瓶口穿过的试瓶安装孔,所述上箍3-1设置在试瓶2的瓶颈处,所述下箍3-2设置在试瓶2的中下部,所述上箍3-1和下箍3-2通过铁丝4相连接,所述上箍3-1与试瓶固定杆5相连接,所述铁丝4的数量为多根。本实施例中,所述铁丝4的数量为四根。本技术中,压力容器I要防锈,可在试瓶2与上箍3-1和下箍3-2接触处加橡胶垫。本技术通过左固定台6-1、右固定台6-2、试瓶固定杆5、上箍3-1、下箍3-2、铁丝4、左螺钉7-1和右螺钉7-2能将试瓶2很好的固定在压力容器I的内部,固定牢靠,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容器(1)、试瓶(2)、左固定台(6?1)、右固定台(6?2)、试瓶固定杆(5)、上箍(3?1)、下箍(3?2)、铁丝(4)、左螺钉(7?1)和右螺钉(7?2),所述左固定台(6?1)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1)的内壁上部左侧,所述右固定台(6?2)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1)的内壁上部右侧,所述左固定台(6?1)和右固定台(6?2)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台(6?1)上开有左安装槽,所述右固定台(6?2)上开有右安装槽,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左端插入所述左安装槽且通过左螺钉(7?1)与左固定台(6?1)固定连接,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右端插入所述右安装槽且通过右螺钉(7?2)与右固定台(6?2)固定连接,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中部开有供试瓶(2)的瓶口穿过的试瓶安装孔,所述上箍(3?1)设置在试瓶(2)的瓶颈处,所述下箍(3?2)设置在试瓶(2)的中下部,所述上箍(3?1)和下箍(3?2)通过铁丝(4)相连接,所述上箍(3?1)与试瓶固定杆(5)相连接,所述铁丝(4)的数量为多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试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容器(I)、试瓶(2)、左固定台(6-1)、右固定台(6-2)、试瓶固定杆(5)、上箍(3-1)、下箍(3-2)、铁丝(4)、左螺钉(7-1)和右螺钉(7-2),所述左固定台(6-1)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I)的内壁上部左侧,所述右固定台(6-2)固定安装在压力容器(I)的内壁上部右侧,所述左固定台(6-1)和右固定台(6-2)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台(6-1)上开有左安装槽,所述右固定台(6-2)上开有右安装槽,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试瓶固定杆(5)的左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