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组合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8606 阅读:6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组合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人工装校工艺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该装置由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传动与转动摩擦力矩测量机构、轴承安装底座三部分组成。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由立柱连接安装在轴承安装底座的滚动直线导轨副上,由定位块和行程限位块、后限位块确定其位置;传动与转动摩擦力矩测量机构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轴承安装底座部分中的底座上,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杆带动轴承安装底座中的施拉套和轴承内圈转动,用以测量转动摩擦力矩。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定的轴系精度下和实际润滑条件下,能够精准地确定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相对位移和转动摩擦力矩的数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的测量装置,具体涉及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力、相对位移以及转动摩擦力矩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精密轴系的装较过程中,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至关重要,是整个轴系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经典安装方式可以分为面对面成对安装和背对背成对安装两大类。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相对位移两者的关系是轴承预紧力越大,则相对位移越大,此时转动摩擦力矩也会越大,同时轴系精度较高,反之亦然。但是,摩擦力矩太大就会给伺服控制带来困难,反过来会影响整个轴系的控制精度。所以,在精密轴系的装校过程中,需要根据轴系精度的要求,对轴承预紧力、相对位移和转动摩擦力矩进行优化匹配。传统的精密轴系装校过程中只是凭操作人员的经验确定相对位移,然后在此相对位移下由于轴承预紧力、转动摩擦力矩、轴系精度三者之一达不到要求从而造成装调工作的多次返工,而最终在轴系返工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损伤,反而影响轴系精度和极大拖延轴系装调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组合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人工装校工艺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以期在一定的轴系精度下和实际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组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传动与转动摩擦力矩测量机构、轴承安装底座三部分组成;所述轴承安装底座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上方依次设置的定位座(18)、剖分式压板(17)、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剖分式拉板(16)以及上轴承杯(15);所述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对待测的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上轴承内环与下轴承内环收紧固定;下轴承(25)外环通过所述定位座(18)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并由位于下轴承上端的剖分式压板(17)压紧;上轴承(27)安装在上轴承杯(15)中,并由上轴承杯(15)和位于上轴承下端的所述剖分式拉板(16)共同作用拉紧;位于定位座...

【技术特征摘要】
1.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组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传动与转动摩擦力矩测量机构、轴承安装底座三部分组成; 所述轴承安装底座包括底座(I)和位于底座上方依次设置的定位座(18)、剖分式压板(17)、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剖分式拉板(16)以及上轴承杯(15);所述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对待测的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上轴承内环与下轴承内环收紧固定;下轴承(25)外环通过所述定位座(18)固定安装于底座(I)上,并由位于下轴承上端的剖分式压板(17)压紧;上轴承(27)安装在上轴承杯(15)中,并由上轴承杯(15)和位于上轴承下端的所述剖分式拉板(16)共同作用拉紧;位于定位座(18)的外侧在底座(I)上安装有滚动直线导轨副(3),靠近滚动直线导轨副(3)两端在底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定位块(4)和后限位块(2),在滚动直线导轨副(3)上套接有适配的行程限位块(5); 所述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手轮(9)、手轮安装架、连接板(11)、盘形拉压传感 器(12)、拉钉(13)以及拉盘(14),拉盘(14)与位于其下端的所述上轴承杯(15)固定连接;在手轮安装架一侧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宾宏彭小强李华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