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祯源专利>正文

泄压阀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678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0:10
一种泄压阀的改良结构,主要包含管状且设有泄压孔的本体、一锁合于本体且设有止泄橡胶的压力调整件,以及一止逆件。其中,该本体设有套入口及出气口,于进、出气口间设有通道,于通道设有顶持部,使压力调整件套置于该进气口,并将该止逆件锁合于出气口。俾由压力调整件连接打气装置,并由出气口连接待充气物,借助压力调整件设定待充气物的压力值(PSI、BAR),使气压经由通道构成对待充气物的充气,于待充气物的气压达到该压力值时,其回授的气压将压力调整件的止泄橡胶顶持,使空气由本体的泄压孔释出,进而将止逆件顶持于本体通道的阶部,使待充气物得以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压阀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供连接打气装置及充气物构成充气,且可设定待充气物的压力值,于待充气物达到该压力值时,使空气由本体的泄压孔释出,进而使待充气物保持稳定充气状态的泄压阀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如脚踏车等车辆的轮胎等待充气物于打气时,通常将打气装置以管体连接于轮胎的气嘴,由打气装置直接将空气灌入轮胎中。由于所灌入的空气量牵涉轮胎的弹性,过多或过少皆不适宜,而压力值却无法由外部得知,因此,使用者通常于打气完毕后,以手触或以压力计置于气嘴观视压力值,不但麻烦且操作上较不方便。而有些打气装置虽设有压力表以供显示压力值,但所述各压力表的数据仅能供参考,并无法精确的显示压力状态。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一种泄压阀的改良结构,祈使待充气物于饱合时,使空气由泄压孔释出,使待充气物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进而使充气操作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泄压阀的改良结构,以供连接打气装置及轮胎等充气物构成充气,且可借助压力调整件设定待充气物的压力值,于待充气物达到该压力值时,使空气由本体的泄压孔释出,进而使待充气物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前述的泄压阀的改良结构,包含本体,于两端分别设有套入口及出气口,于套入口与出气口间设有通道,并于通道与套入口的连接端,设有由阶状所形成的顶持部,该通道与出气口的连接端则设有喇叭状的渐缩段;压力调整件,设有一个套筒,于该套筒设有一个泄压孔,该套筒内设有一个中空的杆体,于该杆体设有与中空部贯通的通孔,并于通孔的前缘套置一个止泄橡胶,套筒的内缘垂直壁与止泄橡胶之间,设有穿设于杆体的弹簧,使套筒锁合于本体后,将杆体套置于本体的套入口,进而使止泄橡胶恰可顶持于本体的顶持部,且借助沿本体的套合部的左、右移动,改变弹簧对止泄橡胶的压力,以达到压力值的调整;以及止逆件,设有一个杆体,使该杆体穿设于一个止挡件,将该止挡件锁合于本体的出气口,该杆体的另端则设有一个锥状体,于该锥状体设有0形环,并于该锥状体与该止挡件间穿设弹簧,使止逆件构成可移动状态;其中,压力调整件的杆体连接打气装置,并由出气口连接待充气物,以借助压力调整件设定待充气物的压力值;于正常状态下,该压力调整件的止泄橡胶堵塞于本体的顶持部,使打气装置的空气得以将止逆件向出气口方向推,以形成适当间隙使空气通过止逆件以构成对待充气物的充气,且于待充气物达到该压力值时,其回授的气压将压力调整件的止泄橡胶顶持,使空气由本体的泄压孔释出,进而将止逆件顶持于本体通道的阶部,使待充气物得以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优选的,本体的套入口端的外缘,设有螺牙部,该压力调整件于套筒内缘设有对应的螺纹,使套筒藉由借助螺纹锁合于本体的螺牙部,并可沿螺牙部呈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转动,以构成压力值的调整。优选的,本体的渐缩段与出气口之间设有阶部,使止挡件锁合于本体的出气口时,得以借助阶部构成定位以防止其过度锁入。优选的,本体的套合部设有刻度,使套筒以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转动调整压力值时,得以由套合部的刻度观视调整的数值。本技术以管状的本体及压力调整件,配合止逆件构成泄压阀的改良结构,以供连接打气装置及轮胎等充气物构成充气,且可于待充气物于饱和时,使空气由泄压孔释出,以防止过度充气造成待充气物损坏,进而使充气的操作更为简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 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使用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使用实施例图图7为本技术的充气实施例图。图8为本技术的泄压实施例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三使用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四使用实施例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五使用实施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本体11套入口12出气口121阶部13通道14顶持部15渐缩段16套合部161刻度17螺牙部2压力调整件2I套筒211螺纹212泄压孔22杆体221通孔222螺牙部23止泄橡胶24弹簧3止逆件31杆体32止挡件33锥状体340形环35弹簧4打气接头5压缩空气瓶6打气筒I携带型打气筒8操控器81控制压柄。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并配合图3及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平面图,以及立体分解图、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含管状的本体1、一压力调整件2,以及一止逆件3。其中,该本体I于两端分别设有套入口 11及出气口 12,于套入口 11与出气口 12间设有通道13,并于通道13与套入口 11的连接端,设有由阶状所形成的顶持部14,该通道13与出气口 12的连接端则设有喇叭状的渐缩段15,并于渐缩段15与出气口 12之间设有一阶部121,本体I的套入口 11端的外缘,设有一较小径的套合部16及螺牙部17,于该套合部16设有刻度161 ;该压力调整件2,设有一具螺纹211的套筒21,于套筒21设有一泄压孔212,套筒21内设有一中空的杆体22,于杆体22设有与中空部贯通的通孔221,并于通孔221的前缘套置一止泄橡胶23,杆体22的端部则设有螺牙部222。套筒21的内缘垂直壁与止泄橡胶23之间,设有穿设于杆体22的弹簧24,使套筒21借助螺纹211锁合于本体I的螺牙部17后,使杆体22套置于本体I的套入口 11后,借由螺牙部222锁固于本体I,进而使止泄橡胶23恰可顶持于本体I的顶持部14 ;该止逆件3,设有一杆体31,使杆体31穿设于一止挡件32,将止挡件32锁合于本体的出气口 12,并借助阶部121构成定位防止其过度锁入,杆体31的另端则设有一锥状体33,于锥状体33设有0形环34,并于锥状体33与止挡件32间穿设弹簧35,使止逆件3构成可移动状态;借助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泄压阀。于使用时由压力调整件2的杆体22连接打气装置,并由出气口 12连接轮胎等的待充气物,依据待充气物所需的压力,适当调整泄压状态。于调整时将套筒21适当的予以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转动,使套筒21沿本体I的套合部16左、右移动,俾借助弹簧24改变对止泄橡胶23的压力达到调整压力值,于不同的压力条件构成泄压作用 ,而调整的数值则可由设于套合部16的刻度161观视。于正常状态下,该压力调整件2的止泄橡胶23堵塞于本体I的顶持部14,使打气装置的空气得以经由杆体22的中空部进入后,将止逆件3向出气口 12方向推,以形成适当间隙使空气通过止逆件3以构成对待充气物的充气。而当待充气物达到该压力值时,其回授的气压将压力调整件2的止泄橡胶23顶持,使止泄橡胶23由顶持部14脱离以形成空隙,杆体22打入的空气因此由通孔221回流,进而使空气由套筒21的泄压孔212释出,且回授的气压将止逆件3的锥状体33推挤,使其顶持于本体I通道13的渐缩段15,进而使待充气物得以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使用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于使用时,可将专用的打气接头4 一端连接于打气筒或空压机,并将本技术的杆体22衔接于打气接头4的另端,俾由本体I的出气口 12连接轮胎等的待充气物,使待充气物得以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请参阅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使用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于使用时,可将本技术的杆体22衔接于压缩空气瓶5,俾由本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泄压阀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于两端分别设有套入口及出气口,于套入口与出气口间设有通道,并于通道与套入口的连接端,设有由阶状所形成的顶持部,该通道与出气口的连接端则设有喇叭状的渐缩段;压力调整件,设有一个套筒,于该套筒设有一个泄压孔,该套筒内设有一个中空的杆体,于该杆体设有与中空部贯通的通孔,并于通孔的前缘套置一个止泄橡胶,套筒的内缘垂直壁与止泄橡胶之间,设有穿设于杆体的弹簧,使套筒锁合于本体后,将杆体套置于本体的套入口,进而使止泄橡胶恰可顶持于本体的顶持部,且借助沿本体的套合部的左、右移动,改变弹簧对止泄橡胶的压力,以达到压力值的调整;止逆件,设有一个杆体,使该杆体穿设于一个止挡件,将该止挡件锁合于本体的出气口,该杆体的另端则设有一个锥状体,于该锥状体设有O形环,并于该锥状体与该止挡件间穿设弹簧,使止逆件构成可移动状态;其中,压力调整件的杆体连接打气装置,并由出气口连接待充气物,以借助压力调整件设定待充气物的压力值;于正常状态下,该压力调整件的止泄橡胶堵塞于本体的顶持部,使打气装置的空气得以将止逆件向出气口方向推,以形成适当间隙使空气通过止逆件以构成对待充气物的充气,且于待充气物达到该压力值时,其回授的气压将压力调整件的止泄橡胶顶持,使空气由本体的泄压孔释出,进而将止逆件顶持于本体通道的阶部,使待充气物得以保持稳定的充气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阀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本体,于两端分别设有套入口及出气口,于套入口与出气口间设有通道,并于通道与套A 口的连接端,设有由阶状所形成的顶持部,该通道与出气口的连接端则设有喇叭状的渐缩段; 压力调整件,设有一个套筒,于该套筒设有一个泄压孔,该套筒内设有一个中空的杆体,于该杆体设有与中空部贯通的通孔,并于通孔的前缘套置一个止泄橡胶,套筒的内缘垂直壁与止泄橡胶之间,设有穿设于杆体的弹簧,使套筒锁合于本体后,将杆体套置于本体的套入口,进而使止泄橡胶恰可顶持于本体的顶持部,且借助沿本体的套合部的左、右移动,改变弹簧对止泄橡胶的压力,以达到压力值的调整; 止逆件,设有一个杆体,使该杆体穿设于一个止挡件,将该止挡件锁合于本体的出气口,该杆体的另端则设有一个锥状体,于该锥状体设有O形环,并于该锥状体与该止挡件间穿设弹簧,使止逆件构成可移动状态; 其中,压力调整件的杆体连接打气装置,并由出气口连接待充气物,以借助压力调整件设定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祯源何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翁祯源何进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