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664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溜井口外侧上方的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下方的溜井口上设有油缸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与主梁的首端铰接,所述主梁前段与所述油缸支座间铰接有上油缸,所述主梁的后段抵靠溜井口顶沿并延伸至溜井口内,所述主梁的末端与副梁首端铰接,所述副梁末端抵靠溜井口底面,所述副梁与所述主梁后段间铰接有下油缸,所述主梁后段的上方设有上盖板,所述副梁的内侧设有后盖板。本结构在溜井口外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工人进入溜井内部作业,避免了安全隐患,为溜井放矿设备的检修提供了安全防护;采用多点固定,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牢靠稳固性;且使用方便快捷,可节省大量检修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山安全设备,具体地指一种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溜井是井下矿山储存和运输矿物的设施,矿物通过溜井进行运输。振动放矿机是溜井生产的重要设,安装于溜井的下部,振动放矿机的检修是矿山检修的安全隐患。目前,检修振动放矿机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在溜井眉线上部搭建安全平台,在搭建安全平台的过程中需在溜井中作业,如果检修前溜井的井壁清理不干净,存有浮碴,或井筒围岩松动的话,工人进入溜井中搭建安全平台有很大的风险;另外,由于溜井的现场条件所限,所搭安全平台并不可靠,加上溜井周边放大炮或改炮等环境因素,所搭安全平台易被震垮,导致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为溜井放矿设备的检修提供安全防护,该安全防护结构牢靠稳固,且人工操作,自动完成,无需工人进入溜井内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溜井口外侧上方的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下方的溜井口上设有油缸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与主梁的首端铰接,所述主梁前段与所述油缸支座间铰接有上油缸,所述主梁的后段抵靠溜井口顶沿并延伸至溜井口内,所述主梁的末端与副梁首端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溜井口外侧上方的固定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下方的溜井口上设有油缸支座(2),所述固定支座(1)与主梁(3)的首端铰接,所述主梁(3)前段与所述油缸支座(2)间铰接有上油缸(4),所述主梁(3)的后段抵靠溜井口顶沿并延伸至溜井口内,所述主梁(3)的末端与副梁(5)首端铰接,所述副梁(5)末端抵靠溜井口底面,所述副梁(5)与所述主梁(3)后段间铰接有下油缸(6),所述主梁(3)后段的上方设有上盖板(7),所述副梁(5)的内侧设有后盖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溜井口外侧上方的固定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I)下方的溜井口上设有油缸支座(2),所述固定支座(I)与主梁(3)的首端铰接,所述主梁(3)前段与所述油缸支座(2)间铰接有上油缸(4),所述主梁(3)的后段抵靠溜井口顶沿并延伸至溜井口内,所述主梁(3)的末端与副梁(5)首端铰接,所述副梁(5)末端抵靠溜井口底面,所述副梁(5)与所述主梁(3)后段间铰接有下油缸¢),所述主梁(3)后段的上方设有上盖板(7),所述副梁(5)的内侧设有后盖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溜井安全防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荣曹华斌谭咏山陈红涛樊华张杰陈国平周乃松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