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150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其由多节舱体依次连接组装而成,各节舱体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法兰上开设有21~27个供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贯穿法兰的前后端面,该些通孔环绕法兰一周并均匀分布,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相邻两节舱体的法兰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救生舱为分体组装式结构,方便救生舱直接下到井下,在井下组装简单方便,便于内部布置,方便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牢固性、隔热性、保温性、防水性、防腐蚀性、耐压性、抗冲击能力等,救生舱内可贮存生存所需的水、食物、空气、以及通讯设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生舱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外矿业井下安全事故频发,尤以煤矿瓦斯爆炸为多,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救生舱应具有严格的水密、气密性要求,应能承受不小于2MPa的爆炸压力,能承受较大的水压力等。目前用于矿业井下救生用的救生舱均采用单一的整体式结构,很难将救生舱直接下到井下,也不便于内部布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井下组装简单方便、增强抗冲击能力的分体组装式救生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它由多节舱体依次连接组装而成,各节舱体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位于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的前后两端各焊接有法兰,位于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的非封闭端各焊接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2广27个供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贯穿法兰的前后端面,该些通孔环绕法兰一周并均匀分布,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相邻两节舱体的法兰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法兰的材质为钢或合金。所述相邻两节舱体的法兰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法兰上的通孔为24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1mm。所述法兰的表面镀有一层镀镍层。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由多节舱体依次连接组装而成,各节舱体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位于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的前后两端各焊接有法兰,位于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的非封闭端各焊接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2广27个供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贯穿法兰的前后端面,该些通孔环绕法兰一周并均匀分布,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相邻两节舱体的法兰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技术的救生舱为分体组装式结构,方便救生舱直接下到井下,在井下组装简单方便,便于内部布置,方便使用,同时,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牢固性、隔热性、保温性、防水性、防腐蚀性、耐压性、抗冲击能力等,救生舱内可贮存生存所需的水、食物、空气、以及通讯设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广2所示,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它由多节舱体I依次连接组装而成,各节舱体I之间通过法兰2和螺栓3连接,位于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I的前后两端各焊接有法兰2,位于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I的非封闭端各焊接有法兰2,法兰2上开设有24个供螺栓3穿过的通孔21,通孔21的直径为21mm,通孔21贯穿法兰2的前后端面,该些通孔21环绕法兰2 —周并均匀分布,螺栓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相邻两节舱体I的法兰2的通孔21并通过螺母4锁紧固定。法兰2的材质为钢或合金等坚固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相邻两节舱体I的法兰2之间通过密封圈5密封连接,提高救生舱的封闭性和防水性。法兰2的表面镀有一层镀镍层,提高法兰2的强度和抗腐蚀性。本技术的救生舱为分体组装式结构,方便救生舱直接下到井下,在井下组装简单方便,便于内部布置,方便使用,各舱体I可以模块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牢固性、隔热性、保温性、防水性、防腐蚀性、耐压性、抗冲击能力等,救生舱内可贮存生存所需的水、食物、空气、以及通讯设施。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它由多节舱体(1)依次连接组装而成,各节舱体(1)之间通过法兰(2)和螺栓(3)连接,位于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1)的前后两端各焊接有法兰(2),位于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1)的非封闭端各焊接有法兰(2),法兰(2)上开设有21~27个供螺栓(3)穿过的通孔(21),通孔(21)贯穿法兰(2)的前后端面,该些通孔(21)环绕法兰(2)一周并均匀分布,螺栓(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相邻两节舱体(1)的法兰(2)的通孔(21)并通过螺母(4)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它由多节舱体(I)依次连接组装而成,各节舱体(I)之间通过法兰(2)和螺栓(3)连接,位于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I)的前后两端各焊接有法兰(2),位于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I)的非封闭端各焊接有法兰(2),法兰(2)上开设有2Γ27个供螺栓(3)穿过的通孔(21),通孔(21)贯穿法兰(2)的前后端面,该些通孔(21)环绕法兰(2) —周并均匀分布,螺栓(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相邻两节舱体(I)的法兰(2)的通孔(21)并通过螺母(4)锁紧固定。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刚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精密设备制造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