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堆垛机行走轮箱,其包括:车轮,其轮毂为锥形;传动轴,一端为与所述轮毂相配的锥形,所述传动轴的锥形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箱体,又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固定连接而形成上封闭下开口的箱式结构,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端和后端,并所述车轮底面于所述箱体的下开口露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行走轮箱的堆垛机,具有传递扭矩高、弯矩高,且模块化设计互换性好,易于更换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轮箱,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仓储物流堆垛机行走机构上的行走轮。
技术介绍
巷道式堆垛机作为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核心物流设备,不仅是立体仓库中应用最广泛的物料搬运设备,也是物流仓储系统中最重要设备。随着自动化立体仓库规模的扩大与快速响应客户要求的提出,堆垛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入库、拣选、出库、配送等任务,其对运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堆垛机行走轮箱以及应用该行走轮箱的堆垛机,传递扭矩高、弯矩高,且模块化设计互换性好,易于更换。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堆垛机行走轮箱,其包括车轮,其轮毂为锥形;传动轴,一端为与所述轮毂相配的锥形,所述传动轴的锥形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箱体,又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固定连接而形成上封闭下开口的箱式结构,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端和后端,并所述车轮底面于所述箱体的下开口露出。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传动轴的锥形端与所述轮毂的锥形孔紧配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为四固定点固定连接。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四固定点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的顶端且邻近两侧壁以及位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上的两侧端。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的螺栓固定点分别设置有一凹面。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轴承为双面密封的球面滚子轴承。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箱体为球墨铸铁件。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中所述箱体为铸造成型,所述车轮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聚亚安酯踏面或尼龙踏面。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的堆垛机。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堆垛机行走轮箱与所配合的传动轴采用圆锥配合,通过摩擦力来传递驱动力,通过使用强力螺栓克服过载打滑,起到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采用双面密封的球面滚子轴承保证高承载和使用寿命;采用由前后对称结构构成的箱体,并箱体通过轴承设置于车轮上形成模块化设计,互换性好,易于更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堆垛机行走轮箱主视结构图;图2本技术堆垛机行走轮箱侧视结构图;图3本技术堆垛机行走轮箱俯视结构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I 车轮11 轮毂2传动轴3 箱体31前箱体311前箱体凹面32后箱体321后箱体凹面4 轴承5强力螺栓6 螺栓7 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堆垛机行走轮箱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以及剖视图。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揭示一种堆垛机行走轮箱,包括车轮1、传动轴2、箱体3。所述车轮的轮毂与所述传动轴为相配的锥形结构,更适合传递高扭矩和高弯矩;所述箱体由前箱体和后箱体构成,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模块化设计互换性好,易于更换。进一步地,参见图1至图4揭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车轮1,其轮毂11为锥形,从车轮的内侧向外侧大约形成C=I 10的锥度,从而使传递扭矩高、弯矩高;轮体材料可以选择球墨铸铁,具有自润滑,摩擦阻力小,高耐磨性的特点,运行更为安全平稳。轮体可以铸造成型,其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聚亚安酯踏面或尼龙踏面。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轴2的左端为与所述轮毂11相配的锥形,所述传动轴2与所述轮毂为圆锥配合,通过摩擦力来传递驱动力,通过使用强力螺栓5克服过载打滑,起到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比采用花键轮毂与实心花键轴配合传递驱动力的方式更适合传递高扭矩和高弯矩;所述传动轴2的右端用于连接驱动电机;传动轴2与减速机的连接,可以采用标准的花键形式,也可采用标准的平键形式,还可以采用紧盘方式,能与任何品牌减速电机配合使用。所述箱体3又包括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固定连接而形成上封闭下开口的箱式结构,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为对称结构,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分别通过轴承4设置于所述车轮I的前端和后端,并所述车轮底面于所述箱体的下开口露出。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通过于连接处设置销轴7和于所述前箱体31端和后箱体32端设置螺栓6将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锁定连接。本技术并不限于螺栓连接结构,还可以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例如卡接锁固结构等,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采用四个固定点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四固定点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的顶端且邻近两侧壁的两个,以及位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上的两侧端的两个。所述前箱体31的四个螺栓固定点分别设置有凹面311,所述后箱体32的四个螺栓固定点分别设置有凹面321,这样,可以于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固定连接后,所述螺栓6凹入凹面311和321,以避免螺栓凸出箱体表面而造成宽度增加和易刮蹭及磕碰等现象。所述前箱体31和后箱体32通过胀销压紧,再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可以选用球墨铸铁铸造成型。所述箱体3的顶面、前面、后面以及两侧面可选择精加工面,保证安装准确。所述轴承4可以选用双面密封的球面滚子轴承保证高承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揭示一种应用上述堆垛机行走轮箱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安装于堆垛机的下横梁上,如上所述,堆垛机行走轮箱与所配合的传动轴采用圆锥配合,通过摩擦力来传递驱动力,通过使用强力螺栓克服过载打滑,起到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采用双面密封的球面滚子轴承保证高承载和使用寿命;采用由前后对称结构构成的箱体,并箱体通过轴承设置于车轮上形成模块化设计,互换性好,易于更换,此外,个别零部件损坏,不需要整体更换。本技术除可应用于堆垛机外,还可应用于穿梭车、转轨车等有轨运行的物流输送设备上。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垛机行走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其轮毂为锥形;传动轴,一端为与所述轮毂相配的锥形,所述传动轴的锥形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箱体,又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固定连接而形成上封闭下开口的箱式结构,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端和后端,并所述车轮底面于所述箱体的下开口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垛机行走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轮,其轮毂为锥形; 传动轴,一端为与所述轮毂相配的锥形,所述传动轴的锥形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 箱体,又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固定连接而形成上封闭下开口的箱式结构,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端和后端,并所述车轮底面于所述箱体的下开口露出。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锥形端与所述轮毂的锥形孔紧配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垛机行走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宗慧,饶金海,闫小军,卢泓翰,胡卫宁,田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