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290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包括铆合旋转头、设置在所述铆合旋转头上的三个合金旋转柱,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有圆形凸台的底座,所述凸台上设有圆形凹槽,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所述保持架上的滚道均与所述凹槽接触;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每个所述定位销均伸入到对应的所述滚道内并与所述滚道内壁配合。在铆合所述保持架的上、下盖时,所述定位销能够对所述保持架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所述保持架旋转,从而提高了铆合所述保持架上、下盖的良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合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
技术介绍
参考图1,轴承保持架上设有数个用来安装滚针的滚道11。当装配该保持架时,还得在保持架上铆合上、下盖。现有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包括铆合旋转头和定位机构,参考图2,铆合旋转头上设有三个合金旋转柱21 ;参考图3,定位机构包括设有圆形凸台31的底座33,凸台31上设有圆形凹槽32。当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保持架上的滚道11均与所述凹槽32接触。然而,在铆合轴承保持架上、下盖的过程中,铆合旋转头与保持架之间由于摩擦会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架也会发生旋转,造成铆合保持架上、下盖的良品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以达到提高铆合所述保持架上、下盖的良品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包括铆合旋转头、设置在所述铆合旋转头上的三个合金旋转柱,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有圆形凸台的底座,所述凸台上设有圆形凹槽;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所述保持架上的滚道均与所述凹槽接触;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每个所述定位销均伸入到对应的所述滚道内并与所述滚道内壁配合。优选地,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定位销,且所述定位销均匀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每个所述定位销均伸入到对应的所述滚道内并与所述滚道内壁配合,在铆合所述保持架的上、下盖时,所述定位销能够对所述保持架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所述保持架旋转,从而提高了铆合所述保持架上、下盖的良品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保持架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铆合旋转头的立体图;图3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图2和图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包括铆合旋转头、设置在所述铆合旋转头上的三个合金旋转柱21,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有圆形凸台31的底座43,所述凸台41上设有圆形凹槽42 ;参考图1和图4,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所述保持架上的滚道11均与所述凹槽42接触;所述42凹槽上设置有三个定位销44且所述定位销44均匀分布。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每个所述定位销44均伸入到对应的所述滚道11内并与所述滚道11内壁配合。在铆合所述保持架上、下盖时,所述定位销能够对所述保持架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所述保持架旋转,从而提高了所述保持架的品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包括铆合旋转头、设置在所述铆合旋转头上的三个合金旋转柱,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有圆形凸台的底座,所述凸台上设有圆形凹槽;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所述保持架上的滚道均与所述凹槽接触,其特征是,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每个所述定位销均伸入到对应的所述滚道内并与所述滚道内壁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工装,包括铆合旋转头、设置在所述铆合旋转头上的三个合金旋转柱,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有圆形凸台的底座,所述凸台上设有圆形凹槽;当所述保持架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时,所述保持架上的滚道均与所述凹槽接触,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豪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