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289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8)、顶杆(9),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座(1)上连接凹模(2),所述凹模(2)内设有切口上刀块(3);所述下模座(8)上连接凸模(6)、所述凸模(6)上设有与切口上刀块(3)匹配的切口凹模(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汽车覆盖件的拉延成形质量、解决工件皱、特别是裂的质量问题、降低废品率;对超深冲、特深冲汽车覆盖件而言还可缩减工序数、缩减工装套数、降低工装设计开发制作成本、节省生产人力与生产设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装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应用于深拉延汽车覆盖件的拉延裂口消除。
技术介绍
覆盖件的工艺性关键在于拉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即拉延的工艺性。特别是超深冲件、特深冲件的拉延,若设计不当将出现裂、皱、叠料等顽固质量问题。目前传统的超深冲件、特深冲件拉延模设计,当采用专业CAE分析软件分析存在裂、皱、叠料等难以解决的成形问题时,往往选择采用二次拉延工艺解决方案,从而导致工序数增加、工装套数增加、工装设计制作成本增加及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超深冲、特深冲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序裂口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切口上刀块在拉延成形至最深,即将产生破裂、皱等缺陷时冲出或切出工艺切口,避免拉延缺陷的产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顶杆。所述上模座上连接凹模,所述凹模内设有切口上刀块;所述下模座上连接凸模、所述凸模上设有与切口上刀块匹配的切口凹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汽车覆盖件的拉延成形质量、解决工件皱、特别是裂的质量问题、降低废品率;对超深冲、特深冲汽车覆盖件而言还可缩减工序数、缩减工装套数、降低工装设计开发制作成本、节省生产人力与生产设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于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上模座,2.凹模,3.切口上刀块,4.切口凹模,5.汽车覆盖件坯料,6.凸模,7.压边圈,8.下模座,9.顶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8、顶杆9。所述上模座I上连接凹模2,所述凹模2内设有切口上刀块3 ;所述下模座8上连接凸模6、所述凸模6上设有与切口上刀块3匹配的切口凹模4。将本技术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置于工装内。工作过程如下顶杆9将压边圈7顶起至规定高度(约高于凸模10mm),汽车覆盖件坯料5置于压边圈7中,上模座I向下移动带动凹模2向下压住汽车覆盖件坯料5和压边圈7,缓慢下行至即将到达下止点时,这时汽车覆盖件坯料已不能从外部流入,此时切口上刀块3接触切口凹模4冲出切口,直至下止点,此时在切口处的材料便由内向外流动,从而满足拉延成形要求,上模座I带动凹模2回升,同时顶杆9将压边圈7顶起,汽车覆盖件5取出工装,作业完成。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8)、顶杆(9),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座(1)上连接凹模(2),所述凹模(2)内设有切口上刀块(3);所述下模座(8)上连接凸模(6)、所述凸模(6)上设有与切口上刀块(3)匹配的切口凹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切口装置,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8)、顶杆(9),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座(I)上连接凹模(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林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宇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