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用训练器的可调弹性结构,特别是指在一种可依不同需求而调整该弹性结构的弹力。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技击运动用训练器,受外力打击一被打击体(例如速度球或填充袋体等)时,利用该被打击体所连接的弹性体的弹力使该被打击体来回做摆动,以达到技击训练的目的。因该技击训练器的弹性体的弹力是固定,故无法依不同需求而调整弹力。另外,有利用钢管以改变该弹性体的弹力者,当被打击体受外力打击时,所连接该弹性体的弹力变化曲线不够滑顺,且应力集中于该钢管与该弹性体弯折交界处。因此,将使钢管和弹性体结构都容易老化而折损。故该技击训练器的弹性体仍有前述的问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乃提供一种训练器的可调弹性结构,可依不同需求而调整弹性结构的弹力,且使弹力变化曲线滑顺,且应力作用不致过于集中,降低材料负荷,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用训练器的可调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调弹性结构包括一弹性体调整组(10),该弹性体调整组(1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性体(11),该第一弹性体(11)具有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用训练器的可调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调弹性结构包括一弹性体调整组(10),该弹性体调整组(1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性体(11),该第一弹性体(11)具有弹性,且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结合部(112)与至少一第二结合部(113),其中:该第一结合部(112)位于该第一弹性体(11)一端,且固接于一连接杆(30)一端;该第二结合部(113)位于该第一弹性体(11)另一端,且固接于另一连接杆(30’)或一座体(20);至少一第二弹性体(12),该第二弹性体(12)具有弹性且刚性比该第一弹性体(11)高,且能够调整套设于该第一弹性体(11)的不同深度位置,该第二弹性体(12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TW 1002204961.一种运动用训练器的可调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调弹性结构包括一弹性体调整组(10),该弹性体调整组(10)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弹性体(11),该第一弹性体(11)具有弹性,且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结合部(112)与至少一第二结合部(113),其中:该第一结合部(112)位于该第一弹性体(11) 一端,且固接于一连接杆(30) —端;该第二结合部(113)位于该第一弹性体(11)另一端,且固接于另一连接杆(30’ )或一座体(20); 至少一第二弹性体(12),该第二弹性体(12)具有弹性且刚性比该第一弹性体(11)高,且能够调整套设于该第一弹性体(11)的不同深度位置,该第二弹性体(1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结合部(121)与至少一第二结合部(122),其中:该第二弹性体(12)的该第一结合部(121)位于该第二弹性体(12) —端,且套设于该第一弹性体(11);该第二弹性体(12)的该第二结合部(122)位于该第二弹性体(12)另一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