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辅助医疗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心跳供体肺移植、原位低温肺保存中对肺脏持续低温肺表面冷却的装置。
技术介绍
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肺移植手术。目前临床肺移植手术数量增加较少,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脑死亡供体(有心跳供体,heart heating donor, HBD)严重短缺,因此广大学者把目光投向无心跳供体(non heart heating donor, NHBD)的研究。然而,HBD存在心脏跳动供血,NHBD供体则相反,无心脏供血,存在不同程度的热缺血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失去功能,不适合再进行肺移植手术。热缺血损伤时间长短决定供肺质量的好坏,尽快进行肺脏的降温、缩短热缺血时间是肺脏保存的必要措施。在临床肺移植中,低温是保存脏器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降低细胞代谢,酶活性和能耗,减缓细胞死亡,是器官保存的必要组份。采用经肺血管灌注冷保护液合并低温浸泡的经典方式可以将HBD供体肺迅速降温而达到低温保存的效果。在NHBD中,由于伦理因素,在家属授权之前并不能通过传统的开胸取肺进行离体低温灌注、浸泡,只能是微创、非离体状态,我们称之为原位低温肺保存方法。在开胸取肺之前,目前国外临床NHBD肺移植中的供肺原位低温肺保存技术多采用微创的胸腔内置管灌入冷保护液,进行肺脏表面冷却,可以较快速度的降温,减轻热缺血损伤,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此项技术采用手工操作,费时费力,降温速度受周围温度影响较大,应用不便,亟待一种自动化操作,简单便捷,降温速度较快、温度范围可控的装置实现胸腔内低温肺保存液的灌注,提高供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用于无心跳供体持续低温肺表面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循环水箱(1)、冷吹风机(2)、循环水温控制器(3)、水泵(4)、为流动的肺脏保存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半导体制冷模块(5)、换向阀(6)、蠕动泵(7)、用于存放肺脏保存液的肺脏保存液容器(8)、吹循环水管热交换器(9)、流入口(10)、流出口(11)经管路连接组成;其中:蠕动泵(7)连接在肺脏保存液容器(8)的一侧,为肺脏保存液的流动提供动力支持;蠕动泵(7)通过管道连接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热端;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冷端与肺脏保存液容器(8)另一侧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设置换向阀(6),该换向阀(6)连接流入口(10),换向阀(6)的切换使得液体流向肺脏保存液容器(8)或者是流向流入口(10);在肺脏肺脏保存液容器(8)的所述另一侧还连接流出口(11);其中流入口(10)通过管道通往无心跳供体肺脏的胸腔,提供低温肺脏保存液体的灌入,流出口(11)自无心跳供体肺脏的胸腔引出,供胸腔内肺脏保存液体的流出,流向肺脏保存液容器(8);半导体制冷模块(5)连接水冷及风冷散热系统,所述水冷及风冷散热系统构成如下:在循环水箱(1)的左侧依次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无心跳供体持续低温肺表面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循环水箱(I)、冷吹风机(2)、循环水温控制器(3)、水泵(4)、为流动的肺脏保存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半导体制冷模块(5)、换向阀(6)、蠕动泵(7)、用于存放肺脏保存液的肺脏保存液容器(8)、吹循环水管热交换器(9)、流入口(10)、流出口(11)经管路连接组成;其中: 蠕动泵(7)连接在肺脏保存液容器(8)的一侧,为肺脏保存液的流动提供动力支持;蠕动泵(7)通过管道连接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热端;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冷端与肺脏保存液容器(8)另一侧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设置换向阀(6),该换向阀(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刚,胥义,姜格宁,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