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储能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993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20
本文所述为含有可明显抵抗张力/压缩应力的储能组件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所述储能组件可含有至少一能量储存层,其含有绝缘层与多个能量储存装置,所述绝缘层具有以分隔方式排列的多个开口,每一能量储存装置为容置在所述开口中的一个开口内。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可彼此电连接。所述能量储存层可含有支撑材料,电连接是形成在所述支撑材料上。可在两个或多个应力传载层之间配置一个或多个能量储存层,以形成储能组件,其对张力/压缩应力具有明显抵抗性。适用于储能组件的能量储存装置可包括:例如电池、电容器及/或超级电容器。本文也说明了用于产生所述储能组件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能量储存,且更具体地,涉及结构储能组件中的能量储存。
技术介绍
由于对具有提升性能与功能性的消费性、工业与军用产品需求快速增加,多功能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可观关注的研究主题。具体而言,除了提供简单的结构支撑及/或机械强度以外,工程团体也已经特别找出具有至少一种特殊化功能的复合材料,以解决前述对于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已经成为强烈研究主题的一种特别需要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为可提供能量储存介质与明显结构支撑的组件。虽然已有各种方式用于开发这类具有能量储存能力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然迄今的研究成果仍无法实现强度、电荷储存能力及/或电荷储存密度与制造简易性的最适组合。已有某些高性能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因其高的机械强度、大的有效表面积、以及导电性而被提出可用为多功能复合材料。虽然碳纳米管对于开发多功能复合材料而言具有显著潜力,但迄今的研究成果仍无法给予这些实体提供的承诺。以同样的方式,碳纳米管可提供显著提升储电装置(举例而言,如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特性的潜力。就这方面,碳纳米管可用以取代传统储电装置中的碳黑及/或电极材料,以缩减其重量及/或增进其电荷储存特性。鉴于前述,提供良好结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30 US 61/378,3781.一种储能组件,包括: 至少一能量储存层,包括: 绝缘层,具有以分隔方式排列的多个开口 ;以及 多个能量储存装置,每一能量储存装置是容置在所述开口的一个开口中; 其中所述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为彼此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能量储存层还包含支撑材料,所述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与所述绝缘层是配置在所述支撑材料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电连接是在所述支撑材料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些能量储存装置为彼此并联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些能量储存装置为彼此串联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从由聚合物与纤维-强化聚合物的复合物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一种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些能量储存装置包括电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些能量储存装置包含电容器或超级电容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些能量储存装置含有碳纳米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些能量储存装置含有注入有碳纳米管的纤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为至少部分覆盖有涂层,所述涂层是从聚砒咯、二氧化锰、二氧化钌、及其组合组成的群组中选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还包含: 至少一应力传载层,所述应力传载层与所述至少一能量储存层接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能量储存层是设置在至少两应力传载层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应力传载层各包括纤维-强化聚合物的复合物。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多个能量储存装置是在所述至少一能量储存层中排列为网格结构。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的高度至少为所述能量储存装置的高度。17.—种储能组件,包括: 至少两应力传载层;以及 至少一能量储存层,配置在所述至少两应力传载层之间,所述至少一能量储存层包括: 支撑材料;绝缘层,具有以分隔方式排列的多个开口 ;以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瑞·亚当·佛雷斯雀
申请(专利权)人:应用奈米结构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