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膜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955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具有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亮度、照度高且可以减小亮度斑、照度斑的特定光学特性及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同时满足下述(i)~(iii)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100%的基材(C)层叠而成的,并且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84%;(ii)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为8.0~95%;(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折曲率为4.0~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扩散膜层叠体、使用了该光扩散膜层叠体的面光源装置、及使用了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所述光扩散膜层叠体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亮度、照度高且可以减小亮度斑、照度斑。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模块(LCD)有效利用了薄型、轻量、低耗电等特征,大多作为平板显示器使用,其用途逐年扩大到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DA)、个人计算机、电视等信息用显示设备。为了抑制从光源至面板的光传输路径中的损耗、提高面板上的亮度,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的下表面侧装备面光源装置。近年来,面光源装置不仅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还逐渐用于灯具、灯饰广告牌等广泛的领域中。在面光源装置中组合有面光源装置的基本单元和透镜膜、光扩散膜及亮度提高膜等各种光学膜、扩散板等光学部件,以期提高面光源装置的亮度、照度和提高亮度、照度的均一性。通常使用2 4件光学部件(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I)。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亮度的透镜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透镜膜利用透镜所带来的聚光效果来谋求亮度的提高,因此虽然能够提高从正面注视时的亮度,但存在倾斜注视时的亮度比从正面注视时的亮度大幅下降且价格昂贵的课题。作为解决上述倾斜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1 JP 2010-195466;2010.09.01 JP 2010-196021.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同时满足下述(i) (iii)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 100%的基材(C)层叠而成的,并且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 (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 84% ; ( )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X100)为8.0 95% ; (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折曲率为4.0 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包含由彼此为非相容性的至少两种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形成的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是聚烯烃系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的热塑性树脂中的两种是聚烯烃系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的热塑性树脂中的两种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及聚乙烯系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内部光扩散膜(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表面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表面层的聚烯烃系树脂包含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至少含有羧基。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基材(C)由树脂和/或玻璃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基材(C)层叠在内部光扩散膜㈧的两面。11.一种直下型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出射面使用了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12.—种直下型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出射面使用了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世胜朗河井兼次松田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