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943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将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过能量转换之后将该热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安全性得到提高且效率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00)在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使第一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与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使第一热介质与第二热介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不进行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与配置在建筑物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制冷剂进行散热、吸热,然后利用被加热、冷却后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该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 (氢氟烃)类制冷剂。另外,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天然制冷剂的方案。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利用配置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并且,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然后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面板加热器等输送,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另外,还有被称为热回收型冷机的结构,其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四根水管,同时地提供冷却、加热后的水等,可在室内机上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另外,还有构成为将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附近、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另外,还有构成为用两根配管连接具有室外机和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向室内机输送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第一节流装置、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一制冷剂循环; 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并且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所述泵、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 第二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二制冷剂循环, 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热介质 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制冷剂不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第二热介质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中流通, 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二制冷剂与所述第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热介质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流通、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运行中, 所述第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被控制成高于所述第一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流通、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运行中, 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出口处的所述第二热介质的温度被控制成高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出口的所述第一热介质的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浩司宇江纯一森本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