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安全装置以及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838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45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预填充注射器(2)的安全装置(1)包括用于在其中支撑预填充注射器(2)的中空支撑体(1.2)、相对于支撑体(1.2)可滑动的中空针护罩(1.1)以及用于相对于支撑体(1.2)引导针护罩(1.1)运动的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包括具有引导销钉(1.1.3)的柔性臂(1.1.4)、引导轨道(1.2.5)和分隔壁(1.2.6)。引导销钉(1.1.3)从柔性臂(1.14)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突入引导轨道(1.2.5)中。分隔壁(1.2.6)在平行于安全装置(1)的中心轴(A)的方向上延伸进入引导轨道(1.2.5)中。当针护罩(1.1)相对于支撑体(1.2)滑动时,引导销钉(1.1.3)沿着引导轨道(1.2.5)运动以在垂直于中心轴(A)的横向方向(L)上偏转柔性臂(1.1.4),并且引导销钉(1.1.3)沿着引导轨道(1.2.5)的运动由柔性臂(1.1.4)和分隔壁(1.2.6)的相互作用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供针头安全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安全装置。安全装置适合于在包含在预填充注射器中的药物或药剂注射之前、当中和之后避免意外的针刺和针头伤害。特别是,安全装置为皮下自己给药注射器或者由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给药的注射器提供针头安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预填充注射器的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填充有选择性剂量的药物预填充注射器是已经知晓的用于给患者给药的注射装置。在使用之前和之后用于覆盖预填充注射器针头的安全装置也是已知的。典型地,这些装置包括针护罩,其被手动运动或通过释放弹簧的作用被运动以围绕针头。本领域已知的不同类型的安全装置通过设置相对于主体可移动的预填充注射器来实现提供针头安全的目标,而在注射之后,预填充注射器缩回到主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为预填充注射器提供改进的安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标是提供改进的注射装置,其包括安全处理且特别是防止意外针头刺伤的预填充注射器。该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安装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7的注射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远和近从执行注射的人的视角的位置限定。因此,远端方向是指指向接受注射的患者身体的方向,并且远端限定了指向患者身体的元件的端部。分别地,元件的近端或近端方向定向为远离接受注射的患者身体,并且与远端或远端方向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预填充注射器的安全装置包括用于在其中安装预填充注射器的中空支撑体、相对于支撑体可滑动的中空针护罩以及用于引导针护罩相对于支撑体运动的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包括柔性臂、引导轨道和分隔壁。引导销钉从柔性臂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突出进入引导轨道中。分隔壁在平行于安全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进入引导轨道中。当针护罩相对于支撑体滑动时,引导销钉沿着引导轨道运动以在垂直于中心轴的横向方向上偏转柔性臂,并且引导销钉沿着引导轨道的运动由柔性臂和分隔壁的相互作用引导。当针护罩相对于支撑体滑动以覆盖和/或暴露特别的插入安全装置的支撑体中的预填充注射器的皮下注射针时,引导销钉在引导轨道内且沿着引导轨道运动。针护罩的运动由运动在引导轨道内的不同位置之间的引导销钉控制。可偏转的柔性臂与分隔壁的相互作用允许引导销钉沿着引导轨道的引导,避免了诸如针护罩和支撑体的任何外部部件的相对旋转。尤其在注射期间,安全装置的外部件邻接患者的皮肤时,这些旋转的外部部件和患者的皮肤之间的摩擦是不舒适的,并且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疼痛,特别是预填充注射器的皮下注射针还刺破皮肤时。因此,安全装置允许药物的安全且方便的注射。柔性臂连接到针护罩或支撑体。引导轨道形成在针护罩或支撑体的另一个中。因此,安全装置包括具有引导轨道的支撑体和具有柔性臂的针护罩,或者作为选择,柔性臂连接到支撑体,并且弓I导轨道形成在针护罩中,这也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分隔壁延伸进入平行于安全装置的中心轴延伸的引导轨道加宽部分中。分隔壁与柔性臂一起提供引导引导销钉与引导轨道运动的有效机构,因此引导销钉被防止重新进入启动位置,并且向着端部位置引导。端部位置上的引导销钉永久地保持针护罩在前方位置,而针护罩突出支撑体以围绕支撑体中保持的预填充注射器的皮下注射针。分隔壁是在安全装置一次使用后防止皮下注射针重新暴露的装置,从而防止了意外针刺伤害,特别是使用污染的针头的意外针刺伤害。只要引导销钉通过分隔壁,安全装置就被防止重新使用。分隔壁具有平行于中心轴延伸的轴向尺寸,其实质上限定了针护罩在近端方向上相对于支撑体运动的最小轴向距离,直至引导销钉被允许通过柔性臂,以防止安全装置的重新使用。如果针护罩意外地在近端方向被推动小于柔性臂的轴向尺寸的轴向长度,则没有激活特别防止重新使用的安全特征。因此,避免了防止安全装置重新使用的安全特征的意外激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能的实施例,当针护罩相对于支撑体缩回匹配或超过最小轴向距离的距离时,发出听得见的反馈。这提示安装装置的使用者已经实现在单次注射后防止意外针刺伤害和重新使用的安全特征的激活。分隔壁防止引导销钉从远端方向或近端方向中的一个接近端部位置,而引导销钉允许从远端方向或近端方向的另一个进入端部位置。分隔壁提供一种装置,要求针护罩在为了引导销钉进入,端部位置可接近之前缩回以暴露皮下注射针。根据选择性实施例,分隔壁为固定的或柔性的和可偏转的。根据本专利技术 可能的实施例,引导轨道形成在支撑体的表面中或针护罩的表面中,作为凹陷。引导轨道不完全通过在其中形成引导轨道的对应部分的壁。根据可能的实施例,该对应部分可为针护罩或支撑体。这保证了没有从安全装置的外侧到内侧的直接入口,并且因此提高了安全装置的坚固性。另外,提高了具有引导轨道部分的结构稳定性。由于支撑体和针护罩优选由注射模制工艺形成,成型为凹陷的引导轨道另外消除了已知为沿着引导轨道模塑溢料(flash)的模制缺陷。模塑溢料是多余材料超过常规部分的几何形状时发生。因此,由于引导轨道具有凹陷形状,避免了模塑溢料,并且提高了引导轨道的光滑度。根据选择性实施例,引导轨道在支撑体或针护罩中形成孔。这允许分隔壁为柔性的且在横向方向上可偏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相同实施例,柔性分隔壁的偏转取决于支撑引导销钉的柔性臂的偏转。柔性臂和柔性分隔壁依赖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柔性臂所需的偏转程度,以安全地沿着引导轨道引导引导销钉。另外,该依赖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柔性臂需要在其最大应力状态下的时间量。因此,减小了使用者施加在安全装置上以相对于支撑体移动针护罩的输入力。根据相同的实施例,柔性分隔壁的弹性适合于柔性臂的弹性,从而柔性分隔壁可由偏转的或受压的柔性臂偏转。使用者偏转柔性臂所做的工作量实质上传输给柔性分隔壁以偏转所述柔性壁。优选地,柔性分隔壁和柔性臂由相同的弹性塑料材料或者近似具有相同弹性的不同塑料材料制造。引导销钉由偏转的柔性臂在横向方向上偏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偏压的引导销钉在柔性分隔壁上在横向方向上施加的力以偏转分隔壁,从而激发安全装置的安全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引导销钉由柔性臂偏压以在横向方向上通过分隔壁。在静止位置上的柔性臂延伸为基本上平行于中心轴。安全装置被存储为具有在其静止位置上的柔性臂,并且在安全装置的第一次单次使用期间受压。由于柔性臂是偏压装置,典型地由倾向于材料疲劳的弹性塑料材料制造,有利地避免了在受压状态下存储柔性臂,以便延长安全装置的保存期限。引导轨道包括倾斜部分,其以相对于中心轴的角度定向。当引导销钉沿着引导轨道的倾斜部分运动时,柔性臂偏转且因此受压。因此,引导轨道的设计允许在安全装置的使用期间对柔性臂加能而避免材料的疲劳。因此,甚至在保存期限后,也可靠地提供针头安全。针护罩由引导销钉保持在初始位置,引导销钉保持在引导轨道的倾斜部分内的启动位置。初始位置上的针护罩在远端方向上突出支撑体。根据可能的实施例,针护罩由不透明塑料材料制造。通过保持在初始位置的针护罩,在注射前,皮下注射针从患者的视角看被隐藏。这减轻了患者可能的晕针。因此,安全装置特别适合于执行自行给药注射。根据选择性实施例,针护罩由透明塑料材料制造。因此,甚至当皮下注射针由针护罩围绕时,使用安全装置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可视觉上确认刺穿患者皮肤的皮下注射针的正确移位。由于安全装置同时适合于自 行给药注射和卫生保健专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2 EP 10168317.51.一种用于预填充注射器(2)的安全装置(1),包括:-中空支撑体(1.2),所述中空支撑体(1.2)用于在其中安装该预填充注射器(2),-中空针护罩(1.1),所述中空针护罩(1.1)相对于该支撑体(1.2)可滑动,-以及引导装置,用于引导该针护罩(1.1)相对于该支撑体(1.2)的运动,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柔性臂(1.1.4),所述柔性臂(1.1.4)具有从所述柔性臂(1.1.4)在径向方向延伸的引导销钉(1.1.3),-引导轨道(1.2.5),其中该引导销钉(1.1.3)突入进入该引导轨道(1.2.5)中,以及-分隔壁(1.2.6),所述分隔壁(1.2.6)在平行于该安全装置(I)的中心轴(A)的方向上延伸进入该引导轨道(1.2.5)中,并且其中,当该针护罩(1.1)相对于该支撑体(1.2)滑动时,该引导销钉(1.1.3)沿着该引导轨道(1.2.5)运动以在垂直于该中心轴(A)的横向方向(L)上偏转该柔性臂(1.1.4),并且该引导销钉(1.1.3)沿着该引导轨道(1.2.5)的运动由该柔性臂(1.1.4)和该分隔壁(1.2.6)的相互作用引导,并且其中该安全装置(I)包括用于防止该支撑体(1.2)和该针护罩(1.1)之间相对转动的装置(1.2.1,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柔性臂(1.1.4)连接到该针护罩(1.1)或该支撑体(1.2)中的一个,并且该引导轨道(1.2.5)形成在该针护罩(1.1)或该支撑体(1.2)中的另一个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述的安装装置(I),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1.2.6)延伸进入平行于该安全装置(I)的该中心轴(A)延伸的该引导轨道(1.2.5)的加宽部分(1.2.5.2)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之一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1.2.6)具有平行于该中心轴(A)延伸的轴向尺寸,该轴向尺寸实质上限定了防止该安全装置(I)重复使用,该针护罩(1.1)必须相对于支撑体(1.2)运动的最小轴向距离。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之一所述的安全装置(I),其特征在于,当该针护罩(1.0相对于该支撑体(1.2)缩回匹配或超过该最小轴向距离的距离时,产生听觉反馈。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之一所述的安全装置(I),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1.2.6)防止该引导销钉(1.1.3)从远端方向或近端方向中的一个接近该引导轨道(1.2.5)中的端部位置(PIII),而引导销钉(1.1.3)被允许从该远端方向或该近端方向中的另一个进入该端部位置(PIII)。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之一所述的安全装置(I),其特征在于,该引导轨道(1.2.5)作为凹陷形成进入该支撑体(1.2)的表面或该针护罩(1.0的表面。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I),其特征在于,该引导轨道(1.2.5)在该针护罩(1.1)或该支撑体(1.2)中的一个中形成孔。9.根据权利要求8其中之一所述的安全装置(I),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1.2.6)是柔性的,并且该引导销钉(1.1.3)沿着该引导轨道(1.2.5)运动以偏转该分隔壁(1.2.6),凭此该柔性分隔壁(1.2.6)的偏转取决于该柔性臂(1.1.4)的偏转。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罗伯茨C·沃德M·埃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