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控制系统和终端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778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任意第二终端存在通信连接时,检测用户在第一终端上的操作;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操作,生成对应于第二终端的操作指令;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操作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操作指令执行相应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PC控制智能手机,使用户可以利用PC的硬件资源,实现智能手机外围设备的功能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和一种终端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机都属于嵌入式设备,硬件配置和外设与个人计算机(PC)相比,都属于非常低端的级别。因此智能手机先天的一些资源限制是导致用户对手机操作时的手机反应速度较慢、用户操作不便、浏览界面较小、显示内容不清楚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通过手机系统自身优化改进的幅度有限,要达到如同操作PC的流畅和方便,是不实际的。具体来说,以手机短信、日程安排、联系人、备忘录、电子邮件、任务录、文件浏览功能为例,手机的操作屏幕和按键都太小,没有如在PC上操作应用时的流畅感觉,用户体验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智能设备使用习惯上。而现存的一些基于PC对终端进行管理的软件,仅能够完成对终端的数据备份等较单一的功能,且操作方式与在手机上进行的操作完全不同,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操作方式上都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终端控制技术,能够通过PC控制智能手机,使用户可以利用PC的硬件资源,实现智能手机外围设备的功能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技术,能够通过PC控制智能手机,使用户可以利用PC的硬件资源,实现智能手机外围设备的功能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任意第二终端存在通信连接时,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操作,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操作指令;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可以是PC或服务器等设备,第二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第一终端可以与多个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t匕如可以通过USB连接,通过蓝牙连接,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执行对第二终端的控制操作,第一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由于第一终端可以是PC,其屏幕相对智能手机较大,并且有鼠标和键盘等方便的输入设备和控制设备,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智能手机,比如控制智能手机呼出号码,收发短信,还可以方便地浏览智能手机中的内容,比如浏览短信,编辑通讯录,从而避免了用户操作手机时操作不便、浏览界面较小、显示内容不清楚等问题,实现智能手机外围设备的功能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提升用户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同步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同步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同步单元和所述第一同步单元分别根据预设同步协议,控制所述相应操作与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保持同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在第一终端上执行操作,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的过程中,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可以分别根据预设同步协议(比如SyncML协议),控制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与用户在第一终端执行操作同步,从而提升用户执行控制操作的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执行所述相应操作的结果数据。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第一终端可以了解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的结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显示单元,对所述检测到的操作以及所述结果数据进行显示。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在第一终端设置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以以图形显示用户执行的操作和相应的结果数据,便于用户查看。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令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到的操作,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功能,生成所述操作指令。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可以按照第二终端的系统层次结构及功能,生成在第二终端系统中适用的指令,例如,用户通过PC控制手机收发短信的命令,和用户直接通过手机收发短信的命令,是完全相同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当第一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任意第二终端存在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一终端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步骤204,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检测到的操作,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操作指令;步骤206,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可以是PC或服务器等设备,第二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第一终端可以与多个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t匕如可以通过USB连接,通过蓝牙连接,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执行对第二终端的控制操作,第一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由于第一终端可以是PC,其屏幕相对智能手机较大,并且有鼠标和键盘等方便的输入设备和控制设备,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智能手机,比如控制智能手机呼出号码,收发短信,还可以方便地浏览智能手机中的内容,比如浏览短信,编辑通讯录,从而避免了用户操作手机时操作不便、浏览界面较小、显示内容不清楚等问题,实现智能手机外围设备的功能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提升用户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分别根据预设同步协议,控制所述相应操作与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保持同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在第一终端上执行操作,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的过程中,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可以分别根据预设同步协议(比如SyncML协议),控制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与用户在第一终端执行操作同步,从而提升用户执行控制操作的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执行所述相应操作的结果数据。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第一终端可以了解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的结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检测到的操作以及所述结果数据进行显示。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在第一终端设置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以以图形显示用户执行的操作和相应的结果数据,便于用户查看。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4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检测到的操作,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功能,生成所述操作指令。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可以按照第二终端的系统层次结构及功能,生成在第二终端系统中适用的指令,例如,用户通过PC控制手机收发短信的命令,和用户直接通过手机收发短信的命令,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通过PC控制智能手机,使用户可以利用PC的硬件资源,实现智能手机外围设备的功能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系统的层次结构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系统的中各层次的功能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系统中数据传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操作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任意第二终端存在通信连接时,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操作,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操作指令;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操作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任意第二终端存在通信连接时,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操作,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操作指令;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相应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同步单元;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同步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同步单元和所述第一同步单元分别根据预设同步协议,控制所述相应操作与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操作保持同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 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执行所述相应操作的结果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 显示单元,对所述检测到的操作以及所述结果数据进行显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