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31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载逆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将汽车电池给消费类电子供电的问题。一种车载逆变器,包括:输入端口,耦接至车载电池组接收直流电压;第一中间节点;第二中间节点;第一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一中间节点之间;第二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第三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第四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二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电容器,与一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两端输出交流电压;其中第一和第四功率晶体管被同时导通或断开,第二和第三功率晶体管被同时导通或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汽车电池给消费类电子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供,汽车已经进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来说,汽车内的电池,其输出为直流电压。而大多数消费类电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其适配器规格为10(T240V的交流输入电压。因此,不能直接将汽车电池用于给消费类电子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载逆变器,解决了现有汽车不能直接给消费类电子供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逆变器,包括:车载电池组,提供直流电压;输入端口,耦接至车载电池组接收直流电压;第一中间节点;第二中间节点;第一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一中间节点之间;第二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第三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第四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二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电容器、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其原边绕组和电容器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其副边绕组两端输出交流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和第四功率晶体管被同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和第三功率晶体管被同时导通或断开。可选地,所述车载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压为12V。可选地,所述第一至第四功率晶体管包括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可选地,所述第一至第四功率晶体管的开关频率为5(Γ60赫兹。可选地,所述车载逆变器进一步包括:电感器,与所述电容器以及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汽车电池给消费类电子供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100的电路结构不意 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 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车载逆变器100包括:车载电池组101,提供直流电压VIN ;输入端口 102 ;耦接至车载电池组101接收直流电压VIN ;第一中间节点103 ;第二中间节点104 ;第一功率晶体管105,耦接在输入端口 101和第一中间节点103之间;第二功率晶体管106,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103和参考地之间;第三功率晶体管107,耦接在输入端口 101和第二中间节点104之间;第四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二中间节点104和参考地之间;电容器109、变压器110,所述变压器110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其原边绕组和电容器109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103和第二中间节点104之间,其副边绕组两端输出交流电压Vac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105和第四功率晶体管108被同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106和第三功率晶体管107被同时导通或断开。优选地,所述车载电池组102提供的直流电压VIN为12V。优选地,所述第一至第四功率晶体管包括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0SFET)。优选地,所述第一至 第四功率晶体管的开关频率为5(Γ60赫兹。在所述车载逆变器100运行时,当第一功率晶体管105和第四功率晶体管108被导通,第二功率晶体管106和第三功率晶体管107被断开时,车载电池组102、第一功率晶体管105、电容器109、变压器110的原边绕组以及第四功率晶体管108形成电流通路;此时第一中间节点103的电压为正、第二中间节点104的电压为负。当第一功率晶体管105和第四功率晶体管108被断开,第二功率晶体管106和第三功率晶体管107被导通时,车载电池组102、第三功率晶体管107、变压器110的原边绕组、电容器109以及第二功率晶体管106形成电流通路;此时第一中间节点103的电压为负、第二中间节点104的电压为正。因此,第一中间节点103和第二中间节点104之间的电压降为交变的方波,经过电容器109和变压器110的滤波,则可在变压器110的副边绕组得到所需的交流电压Vac。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车载逆变器200与图1所示车载逆变器100相似,与图1所示车载逆变器100不同的是,图2所示车载逆变器200进一步包括:电感器111,与所述电容器109以及变压器110的原边绕组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103和第二中间节点104之间。图2所示车载逆变器200的其他部分与图1所示车载逆变器100相似,为叙述简明,这里不再详述。因此,通过如上方式控制第一至第四功率晶体管,车载电池组102提供的直流电压可被转化为所需的交流电压,用以供应这种消费类电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电池组,提供直流电压;输入端口,耦接至车载电池组接收直流电压;第一中间节点;第二中间节点;第一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一中间节点之间;第二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第三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第四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二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电容器、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其原边绕组和电容器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其副边绕组两端输出交流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和第四功率晶体管被同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和第三功率晶体管被同时导通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电池组,提供直流电压; 输入端口,耦接至车载电池组接收直流电压; 第一中间节点; 第二中间节点; 第一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一中间节点之间; 第二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 第三功率晶体管,耦接在输入端口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 第四功率晶体管,耦接在第二中间节点和参考地之间; 电容器、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其原边绕组和电容器串联耦接在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其副边绕组两端输出交流电压;其中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志乾魏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