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一般情况,器件在IOV驱动电压下,发射绿光,亮度高达lOOOcd/m2,效率达到1.51m/W,寿命超过1000小时。但是,由于器件内外折射率的差别,致使在器件内部发出的光只有小部分可以到达外部空气被我们所利用,而大部分光则被关闭在器件内部,经过反复折射最终被内部物质吸收而变成热量。发光层发出的光经过了各有机层、ITO和玻璃基底的吸收、反射与折射等光耦合的过程。目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耦合效率的方法很多,例如,1、增加基底与空气界面的表面粗糙度;在玻璃基底上刻蚀槽,这些槽起着反射镜子的作用,将光重新导出;2、在玻璃背面使用折光指数相近的圆透镜,通过改变透镜的尺寸,改变临界角,重新将光导出;3、采用在衬底表面周期性排列娃微球来提高散射,将横向波导光垂直射出;4、也可以米用排列分布的布拉格反射面或在玻璃基底和ITO层之间插入一层低折射率物质也可以增加器件的出光效率等。但是这些方法一般都会使器件的制备过程更加繁琐,并且使发射光谱发生角度依赖性,器件的出光效率提高也不够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及玻璃基底层,所述玻璃基底层呈球面形,所述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及玻璃基底沿所述球面径向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层,所述增透层贴合在所述阴极层和玻璃基底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及玻璃基底层,所述玻璃基底层呈球面形,所述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及玻璃基底沿所述球面径向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层,所述增透层贴合在所述阴极层和玻璃基底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及电子传输层沿所述玻璃基底层球面径向方向依次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底层的内径为2毫米 10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底层的厚度为3毫米 8毫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的厚度为20纳米 80纳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的材质为二氧化碲、硒化锌、硫化锌、三氧化钥、2,9- 二甲基-4,7- 二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