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特别是一种N型硅衬底的双PIN结双面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能源危机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光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进一步推广光伏应用的关键是提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电池成本。Si衬底上HIT(物理上讲即PIN结)电池在日本Sanyo公司得到大力发展。它是晶体Si上生长非晶Si薄层的“异质结”(HIT结)电池,其工艺温度实际是一种中温工艺,虽然转换效率略强,但是寿命短,双面电池是适合于高日照下工作,工艺上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低价高效电池之一。但是真正的双面电池是德国2006年开发的双PIN结、三电极(背电极,发射极,选择发射极)结构。日本改为双电极结构(基极,集电极),其实三电极结构更合理,发电效率更高。因为晶体的形成都是高温下形成,掺杂的薄膜可以高温或者亚高温,而中温的CVD品质上会影响整个电池片的寿命。日本Si衬底上所谓“HIT结构”太阳能电池(hetero2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21ayer solar cells)并非传统的异质结,我们做的有机单晶与娃单晶的双面电池才是真正的异质结。我们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N型硅衬底的双PIN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硅衬底,N型硅衬底上下两个表面上均制成绒面,N型硅衬底上表面绒面上进行高温硼扩散掺杂,并自下而上依次形成隔离层I、P型掺杂层、隔离层I和P+型掺杂层的四层结构;最上一层再用PECVD技术实现SiN减反射膜;其中要在最后才实行埋电极与输出极的制备;N型硅衬底下表面绒面上进行背面的高温硼扩散掺杂,并自上而下依次形成隔离层I和N+型掺杂层构成NIN+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型硅衬底的双PIN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硅衬底,N型硅衬底上下两个表面上均制成绒面,N型硅衬底上表面绒面上进行高温硼扩散掺杂,并自下而上依次形成隔离层1、P型掺杂层、隔离层I和P+型掺杂层的四层结构;最上一层再用PECVD技术实现SiN减反射膜;其中要在最后才实行埋电极与输出极的制备;N型硅衬底下表面绒面上进行背面的高温硼扩散掺杂,并自上而下依次形成隔离层I和N+型掺杂层构成NIN+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硅衬底的双PIN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硅衬底的双PIN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其最顶层的P+型掺杂层上在印刷前电极后覆盖有EVA层,用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元杰,李新富,吴鹏飞,张冰,余上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