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30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配合安装于建筑檩条上的光伏组件和支撑梁,所述光伏组件支撑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支撑梁在上下方向上限位配合,使固定组件朝上移动的范围受到支撑梁的限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解决了BIPV安装方式下光伏组件在正压向下产生下扰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屋面风掀负压对光伏组件向上变形的问题,大大加强了光伏组件的强度,对BIPV的使用工况,运用地区普适性,发电效率等都有显著的加强。发电效率等都有显著的加强。发电效率等都有显著的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组件的尺寸也朝着更长更大的方向发展,因考虑安装及材料成本,水槽式BIPV的组件安装固定点都是在组件的短边,所以组件长度方向上的变形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该问题需求十分迫切。
[0003]目前市面上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方案中,通常在光伏组件长度1/2的位置增加一根支撑梁用于抵抗组件自重及荷载作用下的下扰度。
[0004]但是该安装方案只考虑了光伏组件下扰问题,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顶,风掀的负风压对光伏组件的侵扰更为突出,而该安装方案未解决组件向上的压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配合安装于建筑檩条上的光伏组件和支撑梁,所述光伏组件支撑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支撑梁在上下方向上限位配合,使固定组件朝上移动的范围受到支撑梁的限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支撑梁限位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一体连接或分体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组件本体和围设于组件本体周围的组件边框,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与组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与组件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位于第一固定件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分别位于第一固定件的两个相邻侧,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三者互相垂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与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之间以及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与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之间均设置加强筋。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与组件本体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与组件边框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主体与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其下端具有第一限位
部,所述支撑梁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钩状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槽状结构,两者勾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解决了BIPV安装方式下光伏组件在正压向下产生下扰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屋面风掀负压对光伏组件向上变形的问题,大大加强了光伏组件的强度,对BIPV的使用工况,运用地区普适性,发电效率等都有显著的加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实施例中固定组件与组件边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第一固定件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实施例2中第一固定件结构示意图之二;图8为实施例3中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支撑梁、100

第二限位部、2

第一固定件、200

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1

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2

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3

第二固定件、300

第一限位部、4

组件本体、5

组件边框、6

结构胶、7

建筑檩条、8

横向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
ꢀ“
另一端”、
ꢀ“
外侧”、
ꢀ“
上”、
ꢀ“
内侧”、
ꢀ“
水平”、
ꢀ“
同轴”、
ꢀ“
中央”、
ꢀ“
端部”、
ꢀ“
长度”、
ꢀ“
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

5,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以常规方式配合安装于建筑檩条7上的光伏组件和支撑梁1,光伏组件支撑于支撑梁1上。光伏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支撑梁1在上下方向上限位配合,使固定组件朝上移动的范围受到支撑梁1的限制。
[0021]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增设了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支撑梁1限位配合,实现互锁,通过固定组件与支撑梁的互锁设计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
[0022]继续参阅图3,固定组件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第一固定件2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3与支撑梁1限位配合。
[0023]继续参阅图4,第一固定件2包括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202,光伏组件包括组件本体4和围设于组件本体4周围的组件边框5,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与组件本体4通过结构胶6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
上具有对应的溢胶孔,对光伏组件的拉拔性能主要靠该结构胶6的粘接满足,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与组件边框5通过拉铆钉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起到临时固定,精准定位的作用,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202与第二固定件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24]其中,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位于第一固定件2的顶部,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202分别位于第一固定件2的两个相邻侧,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202三者互相垂直。
[0025]继续参阅图2、5,第二固定件3的主体与第一固定件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下端具有第一限位部300,支撑梁1具有第二限位部100,第一限位部300与第二限位部100限位配合。
[0026]具体地,第一限位部300为钩状结构,支撑梁1为U形结构,其开口两侧内卷形成槽状结构,第二限位部100即为槽状结构,钩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配合安装于建筑檩条(7)上的光伏组件和支撑梁(1),所述光伏组件支撑于所述支撑梁(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支撑梁(1)在上下方向上限位配合,使固定组件朝上移动的范围受到支撑梁(1)的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2)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3)与支撑梁(1)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一体连接或分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包括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和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202),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组件本体(4)和围设于组件本体(4)周围的组件边框(5),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与组件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二(201)与组件边框(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三(202)与第二固定件(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加强固定结构的BIPV屋面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部一(200)位于第一固定件(2)的顶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马咸清梁永利胡纯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