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OLED)又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自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低成本、低功耗、快速响应、宽视角、工作温度范围宽、易于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一般包括:基板、阳极、阴极和有机功能层,其发光原理是通过阳极和阴极间蒸镀的非常薄的多层有机材料,由正负载流子注入有机半导体薄膜后复合产生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功能层,一般由三个功能层构成,分别为空穴传输功能层(Hole Transport Layer, HTL)、发光功能层(Emissive Layer, EML)、电子传输功能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ETL) 每个功能层可以是一层,或者一层以上,例如空穴传输功能层,有时可以细分为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功能层,可以细分为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但其功能相近,故统称为空穴传输功能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分别设于基板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设于基板上的第一栅极、设于第一栅极上的第一有源层、及设于第一有源层上的第一源/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与第一有源层同层的第二有源层、设于第二有源层上的第二栅极、及设于第二有源层上的第二源/漏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分别设于基板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设于基板上的第一栅极、设于第一栅极上的第一有源层、及设于第一有源层上的第一源/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与第一有源层同层的第二有源层、设于第二有源层上的第二栅极、及设于第二有源层上的第二源/漏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分别与第一有源层及第二有源层之间设有第一栅极绝缘层,第二栅极分别与第一有源层及第二有源层之间设有第二栅极绝缘层,第二栅极绝缘层上设有第一层间绝缘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与第一有源层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栅极与第二有源层至少部分重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具有数个像素区,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分别设于每一像素区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像素区的存储电容及有机发光元件,该存储电容设于基板上,该有机发光元件包括设于第二薄膜晶体管上并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设于第一电极上的有机发光层、及设于有机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为开关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为驱动薄膜晶体管并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多晶硅层,所述第二有源层包括多晶硅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