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抗毒素/抗血清(Antitoxin/Antiserum)是指采用特定的抗原免疫动物后,再收集高效价免疫血清,并经过提取、纯化后,制备出含完整抗体(IgG)或抗体片段[F(ab’ )2]的免疫球蛋白制品,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相应疾病引起的感染。随着历史的发展,抗毒素/抗血清制品范围从早期的单纯治疗细菌外毒素疾病扩展至现在的抗病毒制品,如抗狂犬和天花血清。目前,马免疫球蛋白在难治病种(狂犬、天花,破伤风、肉毒中毒)、含多种致病成分(蛇毒)、防止生物恐怖和病原学研究不清的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历史及技术的发展,该制品也从最早的抗血清、抗毒素发展为现在安全性很高的纯化动物(马)特种免疫球蛋白,其活性成分也从血清发展到抗体,进而又发展为免疫球蛋白的F(ab’ )2片段,产品的过敏反应显著降低。随着纯化方法的改进,抗毒素/抗血清生产工艺中又有可能接触诸多的铝污染源,如硫酸铝钾、水源、助滤物、滤材、滤器、瓶子及胶塞等,导致制品中铝含量超标。人体摄取过多的铝将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仅使老年人易患痴呆病,而且还会使人衰老,引发骨软化病、低血色素性贫血和慢性肾功能损害等病症。因此需测定抗毒素、抗血清制品中铝的含量,从而评价产品质量。目前测定铝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由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因此它在测定痕量和微量铝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毒素/抗血清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1)取四份等量的抗毒素、抗血清待测试样0.1~0.5ml,分别置四个试管中,第1试管不加标准铝溶液,作为待测试样,在第2、3、4试管中,分别加入0.4~4.5ml的标准铝溶液,再用体积浓度为0.1~1%的硝酸溶液稀释至总体积为2~5ml,混匀,即得到铝浓度X为0~30ng/ml的四份样品溶液;2)用常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自动取样器分别吸取步骤1)的四个样品溶液,按常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得四个不同的吸光度Y,根据X与Y的对应关系,得到一线性回归方程,并将Y?=?0代入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X的绝对值即为第1试管的待测试样的铝浓度,乘于稀释倍数,即得到抗毒素、抗血清中铝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毒素/抗血清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1)取四份等量的抗毒素、抗血清待测试样0.1 0.5ml,分别置四个试管中,第I试管不加标准铝溶液,作为待测试样,在第2、3、4试管中,分别加入0.4 4.5ml的标准铝溶液,再用体积浓度为0.1 1%的硝酸溶液稀释至总体积为2 5ml,混匀,即得到铝浓度X为0 30ng/ml的四份样品溶液; 2)用常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自动取样器分别吸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柯武,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九洲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